建置台灣重複地震自動化偵測系統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13
Authors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利用自動偵測系統,以快速的建立給定範圍內之重複地震目錄,供使用者作後續重新定位及深部滑移速率估計所用。重複地震的搜尋一般以波形相關係數為依據,但當有不佳波形存在時,需人工進行挑除錯誤偵測,相當相當耗時費工。為提升大量搜尋重複地震之效能,我們利用不同門檻值的建立,「系統性」的剔除不佳波形,減少人工確認的需求。本研究先利用台灣東北隱沒帶1991~2010年間規模大於2以上共12932筆地震事件,利用其相似地震的錯誤偵測之發生,一一釐清適合的客觀門檻值為:(1)振幅比(最大振幅/平均振幅)大於3;(2)原始波形紀錄最大值大於5;(3)三個測站具相關係數高於0.7。經本研究所設置之自動偵測系統,系統性搜尋全台灣2000~2011年間規模大於3以上共11441筆地震事件。發現全台灣162組重複地震序列,其規模範圍3.0-4.56。
其中有100組重複地震序列為Burst type(後面簡稱B-type),大部分散布在全台各地,僅在花蓮地區有較集中的發生。另外62組為Continual type(持續時間超過3年,後面簡稱C-type),其分布主要集中於台灣東部,於中央山脈亦有少部分C-type重複地震序列發生。而在C-type重複地震序列當中,有16組(26%)週期性與46組(74%)非週期性序列,其中週期性序列皆發生於台灣東部海岸山脈區。
大多數序列在時間上高度集中,對應到極短的重複週期,為釐清其發生機制,我們分區比較規模6以上地震和重複地震行為(時間分布、累積地震矩、累積滑移量)的相關性,結果顯示重複地震是否受到大地震的影響,取決於大地震之大小與空間上的距離。受影響的序列亦顯示出,於主震後其滑移速率有明顯的增加,且增加的程度與鄰近大地震的規模成正比。
Description
Keywords
自動化偵測, 重複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