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藝術歌曲《佩脫拉克十四行詩》、《羅蕾萊》之分析與詮釋

dc.contributor薛映東zh_TW
dc.contributorHsieh, Ying-Du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卓俞瑄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Cho, Yu-Syuan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9-09-06T00:54:58Z
dc.date.available2022-01-30
dc.date.available2019-09-06T00:54:58Z
dc.date.issued2019
dc.description.abstract十九世紀浪漫時期作曲家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最著名的是他的鋼琴作品,但他也有創作些許的藝術歌曲,在十九世紀,發展「歌曲」的重要國家是德國,當時主要以德、奧為語言來創作,所以當李斯特使用義大利文來創作歌曲時,相對來說是一大挑戰。 本篇論文以《三首佩脫拉克十四行詩》(Tre Sonetti del Petrarca)以及《羅蕾萊》(Die Lorelei)為主要研究範圍。共分為七章,第一章為緒論,包含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探討十九世紀浪漫時期藝術歌曲的發展概況。第三章介紹李斯特的生平以及他的作曲手法和音樂風格,再提到他創作的藝術歌曲作品。第四章介紹創作《三首佩脫拉克十四行詩》(Tre Sonetti del Petrarca) 的詩人—佩脫拉克(Francesco Petrarca, 1304-1374)以及創作《羅蕾萊》(Die Lorelei)的詩人—海涅(Heinrich Heine, 1797-1856),第一、二節介紹佩脫拉克的生平以及與十四行詩的關聯,第三、四節有海涅的生平介紹以及羅蕾萊的起源。第五章是《三首佩脫拉克十四行詩》(Tre Sonetti del Petrarca)的分析與詮釋,每一首會再細分成每一小節來探討,以曲式分析、詩詞分析為主。第六章是《羅蕾萊》(Die Lorelei)的分析與詮釋。第七章是結語,綜合前六章一起挖掘李斯特在藝術歌曲上的貢獻以及音樂和文學結合成的真諦。zh_TW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音樂學系zh_TW
dc.identifierG060590030M
dc.identifier.uri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060590030M%22.&%22.id.&
dc.identifier.uri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08290
dc.language中文
dc.subject李斯特zh_TW
dc.subject藝術歌曲zh_TW
dc.subject佩脫拉克zh_TW
dc.subject海涅zh_TW
dc.subject佩脫拉克十四行詩zh_TW
dc.subject羅蕾萊zh_TW
dc.title李斯特藝術歌曲《佩脫拉克十四行詩》、《羅蕾萊》之分析與詮釋zh_TW
dc.title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Franz Liszt’s Art Songs: Tre Sonetti del Petrarca and Die Loreleien_US

Files

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