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姆林斯基藝術歌曲作品七與八之分析與詮釋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13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維也納第二樂派(Second Vienna school)的先鋒澤姆林斯基(Alexander Zemlinsky, 1871-1942),在調性尚未完全瓦解之前,他以獨特的表現方式來呈現詩化音樂,影響學生荀貝格(Arnold Schönberg, 1874-1951))早期1908年之前的調性創作,也造就其他的學生如艾爾瑪(Alma Mahler Werfel,1879-1964)、康果爾德(Erich Wolfgang Korngold,1897-1957)。 澤姆林斯基是一位身處於世代的交替之重要關鍵人物,不但是一位出色的 指揮家與作曲家,更是承接浪漫與現代時期許多作曲家的老師。在音樂史上的知名度始終沒有比他亦師亦友的同儕荀貝格有名,希望能深入探討其在音樂上承先啟後不可抹滅之重要地位。 本文針對兩組作品-《伊梅林玫瑰與其他歌曲作品七》(Irmelin Rose und andere Gesänge ,op. 7)與《塔樓守衛者之歌與其他歌曲作品八》(Turmwächterlied und andere Gesänge,op. 8),共九首歌曲深入分析其詩詞相關背景與樂曲結構,探討其創作手法特色,根據樂曲特性及詩詞與音樂之間的相關性提出詮釋之建議,並經由上述研究,探討澤姆林斯基之藝術歌曲創作風格,進而了解作品在音樂時代背景之其承先啟後與特性。

Description

Keywords

澤姆林斯基, 德文藝術歌曲, 維也納第二樂派, 伊梅林玫瑰與其他歌曲作品七, 塔樓守衛者之歌與其他歌曲作品八, Zemlinsky, Lieder, Second Vienna school, Irmelin Rose und andere Gesänge, op. 7, Turmwächterlied und andere Gesänge, op. 8

Citation

Collections

Endorsement

Review

Supplemented By

Referenc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