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為題之二胡作品研究—以《姑蘇春曉》、《江河雲夢》為例
dc.contributor | 林昱廷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劉致寧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19-09-05T11:57:23Z | |
dc.date.available | 2012-1-20 | |
dc.date.available | 2019-09-05T11:57:23Z | |
dc.date.issued | 2012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自劉天華改革二胡以來,二胡作品的質與量不斷提升,其中多數為標題性作品,而涉及寫景的曲目更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值得探討的是隨著作曲技法的發展,描寫自然景色的手法是否有所差異與變化?寫景作品又可分成哪幾種類型?有哪些特殊性?上述問題皆促成筆者探討二胡寫景作品的動機;並期望透過本研究,可提供演奏者與欣賞者理解、詮釋、分析及演奏該類作品的參考。 本文首先從美學角度探討音樂作品表現自然情境常見的創作手法,再運用文獻分析法進一步探究二胡寫景作品創作手法與風格之特色、發展及分類;並以《姑蘇春曉》、《江河雲夢》兩首樂曲為例,透過文獻分析、訪談調查法及樂譜分析、演奏詮釋等研究方法,分別探討地域性風格與非地域性風格兩類寫景作品在創作手法、音樂風格與形象,以及演奏詮釋上之差異。 藉由本研究之撰寫,歸納出二胡寫景作品最常使用的創作技法有以濃郁的地方風格音樂象徵景色,或以特殊的音樂組織特性來呈現景物的內外部形象,這亦是兩類寫景作品最重要的差異。本文亦提出演奏者在掌握該類作品時,須兼顧自然景色的客觀屬性與主觀印象,透過想像力與地方音樂風格的練習,才能更適切、深刻地傳達作品的音樂形象與內涵。 | zh_TW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民族音樂研究所 | zh_TW |
dc.identifier | GN0696910148 | |
dc.identifier.uri |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696910148%22.&%22.id.&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07093 | |
dc.language | 中文 | |
dc.subject | 二胡 | zh_TW |
dc.subject | 寫景 | zh_TW |
dc.subject | 鄧建棟 | zh_TW |
dc.subject | 梁雲江 | zh_TW |
dc.subject | 姑蘇春曉 | zh_TW |
dc.subject | 江河雲夢 | zh_TW |
dc.title | 寫景為題之二胡作品研究—以《姑蘇春曉》、《江河雲夢》為例 | zh_TW |
Files
Original bundle
1 - 1 of 1
No Thumbnail Available
- Name:
- n069691014801.pdf
- Size:
- 3.65 MB
- Format:
-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