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限主義在自我音樂創作之運用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07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二十世紀現代音樂之發展,一直是受到高度關注的課題。從「印象樂派」、「表現樂派」、「新古典樂派」、受十二音列啟蒙而生的「序列主義音樂」、「電子音樂」、「具象音樂」、「機遇音樂」到六○年代中期以後興起在美國的「低限音樂」,皆說明音樂風格的發展與當時社會文化背景之間的交互影響關係。筆者一直對於不同藝術領域的創作理念之同質性互通深感興趣,偶然從視覺設計相關書籍得知「漸變」此名詞,於是,視覺創作中的「漸變」使筆者聯想到音樂創作中的「低限主義」,也因此引發筆者對於低限音樂在二十世紀後期何以成形?如何發展?乃至於在現今當代音樂發展中,它所繼續扮演的角色、功能之研究興趣。 本論文主要在探究「低限音樂」之歷史淵源、形成背景、創作理念、風格特質及美學價值與意義,首先藉由對以美國為發展中心的低限主義之起源、成因與發展之初步了解,進而著手對低限主義音樂之緣起、發展及創作語法進行詳細研究,並經由對代表作曲家之作品分析,更進一步充分把握低限音樂之創作意涵。 最後,透過對低限音樂之全面性了解,進而透析漸變手法在其中之運用,並透過自覺性的音樂創作,將對低限音樂語彙之初探心得,轉化落實在自我創作之中,同時嘗試以低限音樂語法達到音樂的張力製造,並進一步拓展與充實個人創作技法之可能性。

Description

Keywords

低限主義, 極限主義, 極限音樂, 漸變狀態, 葛拉斯, 賴克, 拉蒙特楊, 賴利, Minimalism, Minimalism, Minimal Music, Graduation of Changes, Philip Glass, Steve Reich, LaMonteYoung, Terry Riley

Citation

Collections

Endorsement

Review

Supplemented By

Referenc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