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養行為、子女教養歸因及其與父母之溝通行為--以台北市國中生為例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09
Authors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探討父母教養行為、子女教養歸因及子女與父母溝通行為三者間之關係。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以台北市公立國民中學學生及其父母親為對象,透過隨機抽樣的方式,取得青少年及父母有效樣本598份。主要之研究發現如下:
一、父母教養行為部分,父母親表示其施行「民主權威」教養行為之頻率較高,採取「獨斷專權」及「寬鬆溺愛」教養行為之頻率較低,而採用「忽視冷漠」教養行為之頻率最低。
二、子女教養歸因部分,子女多半能理性解讀、體諒父母親的教養,傾向採取「持平體諒」歸因,較不傾向「情緒忽視」歸因。
三、子女與父母溝通行為部分,子女傾向對父母使用正向的溝通行為,但較少以言語表達「愛」;且相較於母親,子女較少對父親表達關心和感謝,以及討論想法、困難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父母「民主權威」、「獨斷專權」教養行為與子女教養歸因,對子女與父母溝通行為有顯著預測力,其中以子女教養歸因之預測力較高。即相較於父母知覺的教養行為,子女對父母教養的詮釋和解讀更能影響其與父母的溝通行為。
五、子女教養歸因,於父母「民主權威」、「獨斷專權」教養行為對子女與父母溝通行為影響間,具有中介作用。故對父母而言,必須讓孩子知道自己教養行為背後的原因和用心;對子女來說,則需以理性客觀的態度去體諒父母教養行為,才能進而促進親子互動關係。
Description
Keywords
教養行為, 教養歸因, 親子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