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巴克法文藝術歌曲詮釋方式芻議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07
Authors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杜巴克是將法文歌曲藝術化的第一位作曲家在十九世紀時他的作品顯得風格新穎,他的聲樂作品不多,不足二十曲,大多採用當代流行的帕爾那斯派及象徵派詩人作品。
帕爾那斯派的詩歌喜歡寫作古老的時代,描寫人的共同感覺,也善於描繪景物,至於象徵派的作家,卻謳歌內心的隱晦世界,利用象徵的方式讓讀者了解。
演唱歌曲作品的時候,不管是歌詞或是樂曲的理解都是相當重要的,完整的理解作品以後,才可以做出有意義的詮釋。
因此本文中選用了九首作品,都是杜巴克使用象徵派及帕爾那斯派詩作所譜曲,分別是哀歌、在戰爭中的土地、邀遊、前世、芙蒂蕾、嘆息、狂喜、悲歌、佛羅倫斯的小夜曲,採用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陳滿銘教授研究的篇章結構學分析歌詞,理解歌詞的結構與內涵;並配合樂曲分析、和聲佈局的研究,找出兩者的關係後,提出九首歌曲詮釋的方向。
經過研究以後,除了可以證明篇章結構學不只可以運用在中文世界之外,也可以運用於外國文學範疇,亦可以在詮釋表現上更有把握,對演唱者提供一些表現的建議方向。
Description
Keywords
杜巴克, 法文藝術歌曲, 篇章結構學, 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