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mas Hardy

dc.contributor.author王良基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14-10-27T15:26:56Z
dc.date.available2014-10-27T15:26:56Z
dc.date.issued1977-0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綜觀哈代之作品,無容諱言,其故事之佈局中,命運在人生中佔著極重要的地位。這種悲劇性的本質根植餘人之本性缺陷,往往人成了自己情慾的犧牲品。哈代透過不同的描寫技巧與觀點,藉助於象徵、譏諷以及人物之言行,直接或間接地暴露出哈代之人生哲學:性格和環境的衝突成為個性的毀滅。哈代小說的一切形象體系是為了證實這種觀點。人在支配環境的命運前是軟弱無力的。哈代的人生觀和古代希臘悲劇的命運觀頗多相似之處。哈代基於該項宿命觀點,透過其精闢的表達技巧,於幕後扮演著一位萬能的導演角色,使其主題深刻地映現於讀者之面前。哈代的小說,大半描寫個別人物之一切遭遇,諸如愛情、婚姻等,而大部分的角色由於命運之殘踏或意志之薄弱而或悲劇性之結局。覺醒後已為時恨晚。其故事的情節,大半以愛情為描繪之中心,再穿插社會階級、宗教信仰及其他傳統因素以襯托其主題。在人物之刻劃方面,哈代更是高人一等,利用直接的描繪手法,於其人物之言行中,顯示故事人物中的突出個性。哈代認為人生的諷刺在於:人們為自己造成不滿的先決條件,追隨著個人的自然意向和錯誤的選擇而趨於毀亡。哈代小說一切形象體系什九為應驗該觀點而設計。人們在環境及支配環境的命運前事軟弱無力的。社會傳統、物質需求和等級區別等為促成故事中人物毀滅的主要因素。鄉村人物於哈代小說中佔具相當份量。透過對比的手法,顯示出虛榮、華貴與貪得的生活屬短暫性,而純樸、真誠及富於道德觀念的生活則持久永恆。哈代以全能故事講解者的身分,控制了故事的演進,而以無可抗拒的命運為主題,控制了人物的結局。透過曲折的情節與人物的困境以及匠心獨具的象徵技巧,以顯示人生永恆不變的真理。本文後段以哈代之代表作品之一「卡斯德市長」之結構與人物加以剖析,以資驗正以上各點之不虛。於該作品中,哈代以配角影射而襯托出故事主角哼查的價值與特性,進而達到其深求人生意義之主題。zh_tw
dc.identifierFE48D710-C1CD-E007-F6EE-1A1A47D1B6F3zh_TW
dc.identifier.uri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7903
dc.language英文zh_TW
dc.publisher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zh_tw
dc.publisherOffic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en_US
dc.relation(22),527-572zh_TW
dc.relation.ispartof師大學報zh_tw
dc.titleThomas Hardyzh-tw
dc.title.alternative哈代之宿命哲學與「卡斯德市長」之人物分析zh_tw

Files

Original bundle

Now showing 1 - 1 of 1
No Thumbnail Available
Name:
ntnulib_ja_L0801_0022_527.pdf
Size:
4.54 MB
Format: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