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度環流對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之貢獻度
dc.contributor | 王嘉琪 | zh_TW |
dc.contributor | 黃婉如 | zh_TW |
dc.contributor | Wang, Chia-Chi | en_US |
dc.contributor | Huang, Wan-Ru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 梁晏瑜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Liang, Yen-Yu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22-06-08T02:47:25Z | |
dc.date.available | 2021-10-18 | |
dc.date.available | 2022-06-08T02:47:25Z | |
dc.date.issued | 2021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以下簡稱副高)的強度及範圍影響東亞地區的天氣現象,如:春末夏初的副高西北側牽制著梅雨鋒面的位置並影響水氣傳送,夏季時的熱帶氣旋沿著副高邊緣前進。若能掌握好副高的變異性及先驅指標,就能對季節性預報有較直接的幫助。大尺度環流為影響副高強度的因素之一,可分成哈德里胞環流、沃克環流及季風環流三部分,本研究分析多組再分析資料討論各環流分量對副高強度的影響,同時利用CMIP6氣候模式檢驗在全球暖化下各環流的強度及趨勢變化。本研究使用200hPa速度位來量化環流。首先將速度位的緯向平均定義為哈德里胞環流,剩餘的偏差場再分為年平均值和季節週期,分別代表沃克環流及季風環流。研究中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分離熱帶大尺度環流—哈德里胞環流、沃克環流及季風環流,取該環流之速度位峰值得出時間序列後,比較各環流的年際變化及長期趨勢。第二部分將各環流之時間序列移除平均場後定義為環流指數,接著選定兩處研究範圍—臺灣地區(WPSH Taiwan)及北太平洋地區(NPSH)建立副高指數,並與各環流指數做相關分析及回歸分析,討論各環流對低層不同範圍的副高變異其貢獻程度差異多寡。研究結果顯示在北太平洋地區副高的環流貢獻量,再分析資料、歷史模擬資料以及SSP 5-8.5情境下未來推估模式資料主要環流貢獻皆為哈德里胞環流,分別占了55%、51%、44%,其次皆為沃克環流分別占了36%、35%、30%。接著比較在臺灣地區副高的環流貢獻量,再分析資料、歷史模擬資料以及SSP 5-8.5情境下未來推估模式資料的主要貢獻環流皆為哈德里環流,分別占了77%、89%、55%,其次的環流貢獻上再分析資料為沃克環流(21%)、歷史模擬資料及SSP 5-8.5情境則為季風環流分別占7%、30%。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none | en_US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地球科學系 | zh_TW |
dc.identifier | 60844010S-40410 | |
dc.identifier.uri | https://etds.lib.ntnu.edu.tw/thesis/detail/6d04dcfe7bde8ee13d8b53378943b53c/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7571 | |
dc.language | 中文 | |
dc.subject | 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 | zh_TW |
dc.subject | 大尺度環流 | zh_TW |
dc.subject | 哈德里胞 | zh_TW |
dc.subject | 沃克環流 | zh_TW |
dc.subject | 季風 | zh_TW |
dc.subject | none | en_US |
dc.title | 大尺度環流對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之貢獻度 | zh_TW |
dc.title | Contributions of large-scale circulations to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 en_US |
dc.type | 學術論文 |
Files
Original bundle
1 - 1 of 1
No Thumbnail Available
- Name:
- 60844010S-40410.pdf
- Size:
- 9.59 MB
- Format:
-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 Description:
- 學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