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時期官窯鬥彩瓷器之研究
Abstract
鬥彩是在彩瓷發展中,極為細緻、費工的種類,需要兩次入窯,先以青花勾邊,再填入低溫色釉二次燒成的瓷器,因為二次入窯,失敗率頗高,成品更為難得。明憲宗成化時期是鬥彩瓷器大為盛行之年代,一方面發展豐富的釉色,另一方面擴展裝飾題材,對之後五彩的發展做出極大貢獻,雖然成化之後,鬥彩瓷器走向沒落,但其豐富釉色和多樣性的裝飾手法,影響之後彩瓷的發展,在彩瓷史上具有承先啟後的地位。
本文藉由古文獻與考古資料,探究鬥彩名稱和技術的來源,說明成化時期鬥彩達到高峰的過程,並分析鬥彩評價變化和官窯鬥彩燒造的關係,討論帝王喜好影響瓷器燒造,對民間審美觀發生影響。並藉由成化鬥彩的器形和紋飾研究,進一步探討帝王的信仰、書風以及當時畫院畫風,試圖證明帝王品味影響官窯瓷器的燒造。另一方面由當時飲食文化、宗教供器探討成化鬥彩的用途,尤其著重於飲食文化的之變遷,對器形造成的改變,反應工藝美術因應社會文化而改變的現象。
Description
Keywords
明代官窯, 景德鎮, 成化鬥彩, 明憲宗, 帝王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