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大學院校藝文中心之研究-以大葉大學藝文中心規劃為例
Abstract
大學藝文中心是近幾年來台灣成長最快速的藝文展演空間,這些設置在全國各縣市大學校園內,積極扮演著公立藝文機構之外的第二展演平台的單位,除提供學校師生與社區居民欣賞藝文展演的場所外,也進行校內和社區藝文活動推廣及學術研究與實踐理論的發表場域。只是,面對這樣量大且設施新穎的校園展演空間,社會大眾對大學藝文中心的角色功能與營運方式仍感覺陌生和有距離,為打破此一藩籬及協助大葉大學籌劃具發展特色之藝文中心,本研究的重點即在於:一、瞭解大學藝文中心的角色定位與功能及探討其營運特色與經營策略之規劃。二、探求大學藝文中心發展趨勢與永續經營之道。三、協助大葉籌備中的藝文中心提出穩定發展的經營策略與發展藍圖。有鑑於研究目的及有效檢視與分析現今大學藝文中心實務操作景況。另外,藉由與大葉大學條件相近之大學校院藝文中心運作經驗,調整和啟發大葉藝文中心的經營規劃與特色營造,以確立其發展方向和內容。
經相關資料之整理分析,研究發現,大學藝文中心在發展歷程中組織運作與經營管理均有顯著的轉變,功能發揮由單純的提供校內教學、研究、典藏和展演基本功能趨向重視延伸至社區、社會的功能發揮。展演空間規劃以往受限於因地制宜,現今新興的展場多配合發展特色靈活調整。業務推展方面由單打獨鬥狀態進入群策群力的時期。經營特色可說是各展所長,未來發展更是多元化,而永續經營是大學藝文中心經營與生存實力的考驗。對於大學藝文中心之研究建議則有:大學藝文中心應建置設立規範和評鑑機制,以利發展。應以企業化經營理念來推動大學藝文中心的業務,展現多元的風貌,以爭取與吸引更多人的參與及支持,為學校賺取收益和形象雙贏。有鑑於此各大學藝文中心應強化組織的經營力包括;專業人才培訓、義工制度的建立與實施、充實典藏品的質與量、靈活運用行銷策略、增添休閒、娛樂及創新功能、加強與社區民眾及企業團體交流,以帶動社區、社會藝文風氣,達成藝術普及化的實踐。至於大葉大學藝文中心之規劃朝向藝術知識、觀念創新及流通與藝文附加價值等功能發揮,提供藝術創作新人,展示創作之機會與場地,來營造大葉藝文中心的樣貌和特色,成為一種style,一種孕育大葉風格的藝術品牌。本論文期盼透過對台灣大學藝文中心組織運作與經營管理規劃的探討,喚起學校、社會及一般大眾對大學藝文中心的認識與重視,進而親近它和使用它,達到大學藝文中心廣設之意義。
Description
Keywords
藝文展演空間, 大學藝文中心, 藝術管理, 經營管理策略, 非營利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