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訴訟家庭未成年子女的家庭角色、因應行為及保護因子之初探性研究

Abstract

本研究為初探性研究,目的在於以質性研究的方法,瞭解離婚訴訟家庭未成年子女的家庭角色、因應行為以及保護因子。本研究以一個離婚訴訟家庭中兩名未成年子女、兩位家事法庭法官、三位家事法庭心理諮詢師,以及三位學校教師為受訪對象(共計十位受訪者),使用半結構的訪談大綱進行深度訪談。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1. 離婚訴訟事件對家庭成員互動關係造成的影響有:配偶次系統崩解、親子 次系統異動、手足次系統發展新型態、親戚次系統深度涉入,以及世代界 限的混亂。在這些變動的交互作用之下,孩子因涉入父母的對立關係,並 試圖補強親職功能之不足,而停留在三角關係與暫代親職的家庭角色中。 2. 離婚訴訟對於家庭中未成年子女個人造成心理狀態及因應行為方面的影響。離婚訴訟家庭未成年子女會出現的心理感受有:生氣、悲傷、害怕、擔心、不解、不確定感、被拋棄感、覺得生活品質變差、期許自己快快長大、冷漠、壓抑、左右為難以及背叛的痛苦。因應行為則有:在訴訟未拍板定案前盡一己之力、成為家庭系統中的代罪羔羊、分擔家中經濟、成為補位的小大人、重新調整生活步調、尋求同儕支持、以及超齡的表現。 3. 離婚訴訟家庭未成年子女之個人內在保護因子有:正向認知以及發展有效因應策略;個人內在危險因子則有:守密的信念、壓抑情緒感受以及試圖介入父母之間的紛爭。外在環境的保護因子及危險因子則可分為家庭、學校及社會三類。保護因子與危險因子同時存在於個體自身及其所處環境之中,專業助人者可分析孩子所處脈絡中之保護因子及危險因子,提出有效的介入,促成個體之健康適應。 4. 孩子處在父母離婚訴訟中的狀態,與旁人的理解產生落差,而家事法庭心理諮詢師是所有受訪族群中最能夠回應離婚訴訟家庭未成年子女的心理經驗者,其專業訓練背景及介入目的促成此項理解。 研究者並根據研究發現,對於離婚訴訟家庭未成年子女之專業處遇及未 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Description

Keywords

離婚, 離婚訴訟, 離婚訴訟家庭未成年子女, 因應行為, 保護因子

Citation

Collections

Endorsement

Review

Supplemented By

Referenc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