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義順地區土地利用的變遷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08
Authors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肇因於歐洲國家的香料需求而發現新航路,並從此改變東南亞的歷史。新加坡也在香料競賽的過程中,成為英國殖民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新加坡河兩岸仍是轉口貿易的匯集區,島上西部與北部地區則是滿佈種植園。戰後迄今,新加坡港口仍是重要商埠,而以往種植園的鄉村景觀則已轉變成為組屋林立的新鎮社區。因此,本研究嘗試將新加坡的國家發展放入全球經濟脈絡底下,探究政府政策有何改變,並進而影響義順地區土地利用的轉變。
義順地區土地利用的變遷大致可區分成三個階段:
一、由草莽未臻而漸成甘蜜胡椒種植園
早期英國殖民政府勢力尚未深及內陸地區,種植者可任意闢地開荒而不受限制,再加上英國在1836年取消甘蜜關稅,需求甘蜜做為紡織染料,種種有利條件造成郊區種植園林立。1850年代義順地區乘著椒蜜業的種植風潮而從荒地闢為種植園。
椒蜜時代的種植園主,如首位正式開墾義順地區的曾亞六、佘有進等人,係為當時華人社會的領袖階級,而當時的僑領多少都與私會黨有所關聯,此外,大多數的園主都是潮州人,因此,潮州私會黨組織-義興公司係操控新加坡椒蜜業的發展。透過私會黨的力量,種植園主可以獲得開園所需的苦力勞工;苦力勞工無法決定自己的去留,任憑種植園主的挑選,前往全然陌生的異地從事勞動;小種植園主也往往因為資金不足,而必需向位於新加坡市鎮中的商人與店主借貸。
爾後,由於殖民政府的自由港策略,造成財政收入不敷支出,遂轉而從土地開發著手,公告各項土地政策,諸如購買土地所有權狀等法令,使得種植者身處劣勢,得利者卻是市鎮上的資本家,最終迫使種植者及其下屬的苦力漸趨「邊緣化」,只得選擇出走新加坡,到對岸柔佛另闢天地。1886年,殖民政府宣示森林地不再授予甘蜜之種植,更是意謂著新加坡島上甘蜜和胡椒游耕農業的終止。
二、由甘蜜胡椒種植園轉變為黃梨橡膠種植園
除了土地政策的限制以外,從1870年代開始,殖民地政府的控制力量逐步強化,開始大力取締島上的私會黨人;1889年通過危險社團法令,授權警察得以逮捕、監禁私會黨徒,或是將之驅逐出境。1914年亦廢除賒單制度,正式結束苦力貿易。這兩方面法令的頒布,正式宣告具有私會黨色彩的椒蜜種植者在新加坡已無立足之地。
隨著椒蜜業的衰微,黃梨和橡膠成為日後新加坡農業活動場上的主角。1904年陳杞柏從陳清源手中買下原屬於曾亞六之曾厝港44英畝地,開啟義順地區黃梨種植風潮,也代表著華人私會黨領袖時代的結束,預示著日後華商與企業家引領風騷的年代。
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英美橡膠產業迅速開展,20世紀初汽車工業的發展,更是需要大量的橡膠。1906年,陳嘉庚向成功試種橡膠的陳齊賢購買種籽,與本地黃梨一併栽種,成為義順地區最早的橡膠種植者。爾後,殖民政府亦頒布優惠條例,鼓勵島上橡膠園的開闢,不論是華人或是外資種植公司皆熱切投入橡膠的生產與貿易。本地橡膠榮景持續直到1920年代,因世界橡膠產量供過於求,價格狂跌。1929年又遭逢世界經濟衰退,景氣低迷,不少華商難以抵擋劣勢,紛紛將橡膠園轉售予資金較為雄厚的外資公司。此時,林義順的事業亦遭受重創,遂將曾厝港地段的橡膠公司和橡膠園轉讓給陳嘉庚的女婿-李光前。
在殖民政府政策的安排下,具有私會黨背景的椒蜜種植者步入「邊緣化」,不但失去土地資源,也喪失社會掌控能力,不再是華人社會的重要領袖。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群順應世界市場新需求的發展,憑藉著黃梨和橡膠種植業而興起的商人與企業家,如陳嘉庚、林義順、李光前等華商即是20世紀新加坡重要的華人領袖。
三、由黃梨橡膠種植園走向現代化郊區新鎮社區
1965年,新加坡被迫走向獨立,為了有效利用有限資源,而將大部分的土地投入工業發展與住屋的興建,以降低戰後以來的高失業率,並解決住宅短缺的問題。為了使政府建設更有效率,1966年國會通過土地徵收法案,賦予政府得以低價收購私人土地的權力。1970年代末期,隨著都市擴張,義順地區也在政府的規劃下,成為郊區新市鎮一員。政府透過徵收以外資萬國橡膠公司為主的私人土地,以及1971年英軍歸還的軍事區,從事義順地區的改造工程。過去因黃梨與橡膠園開發而興起的聚落,短時間內被夷為平地,村民被迫離開本地,遷居他處。義順地區從19世紀中滿布椒蜜園的景觀,轉變為廣植黃梨與橡膠的地區,如今再度改變容貌,成為新加坡北部區域的新市鎮。
Description
Keywords
種植園, 土地利用變遷, 新鎮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