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平原釋迦產業的產銷社會空間

Abstract

本研究以台東平原為範圍,探究其成為全台最具規模的釋迦產地的原因。並以農業糧食鏈為研究概念,說明台東平原釋迦產業的產銷特色,及其呈現的社會空間。 1980年代台東平原釋迦產業的發展,是農民在本地二、三級產業就業機會不多、交通獲改善的情形下,考慮市場需求、自然環境、其他縣市的優勢果樹等,最後根據農作物比較利益之下的選擇。而1970年代後期到1980年代新品種的發現、栽培技術的創新,則降低天災、交通不便、勞動力不足所帶來的限制,造成釋迦栽培面積迅速擴張,使其成為全台釋迦栽培最為集中的地區。 由於台東平原是釋迦栽培的集中地,使釋迦農與釋迦農、農改場間具有非貿易性相依的連結,透過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獲得創新的技術、訊息,整個台東平原釋迦產區有共同的學習過程,形成一個集體學習的學習型區域,而此種在地性的互動集體學習所形成的優勢,難以被其他自然環境適合釋迦生長的縣市取代,因此成為台東釋迦產業在自然環境以外的另一項優勢。 釋迦栽培的出現代表受國家力量影響的農業活動—鳳梨、甘蔗,轉變成受到市場經濟影響下的農業活動。為使釋迦產銷活動順利進行,個別農人和產銷班必須各自運用其社會網絡資源,獲得產銷過程中的各種訊息與支援,並以之建立與農糧鏈成員間的合作關係,產、銷活動才得以順利進行。 農業投入方面:個別農人與肥料行、生產資材行、農藥行、種苗行等單位的互動落實在地表上,展現的是以鄉鎮為範圍的社會空間;產銷班的生產規模大,可與外縣市廠商合作,故社會空間擴及台東縣以外的地區。 農場生產所需的勞力方面:主要來自家人,主要是因為工資高,農人希望自行吸收工資成本,必要時才雇工、換工。台東平原的雇工主要來自初鹿地區,雙方形成跨區域分工的合作關係,釋迦農的社會空間已不再限於所在的鄉鎮。 糧食消費方面:釋迦農的產、銷常因應消費者需求而改變,如:裝箱方式、使用套袋以減少農藥的噴灑、推行吉園圃認證、生產履歷的制度。換言之,生產怎樣的產品,農民不再是唯一的主導者,必須適切回應在農業糧食鏈尾端的消費者對其產品的要求,才能在眾多相似產品中脫穎而出。 果品配送方面:與釋迦農有合作關係的貨運業者都在台東平原上,其形成的社會空間以台東平原為範圍。 釋迦產出後,可販售鮮果或加工品。釋迦加工品的大宗為釋迦冰品,斑鳩產銷班和地區農會為區隔市場,分別有鳳梨釋迦和釋迦的冰品工廠可以生產,主要銷往地區農會的各超市或各觀光景點。鮮果的運銷則透過行口或攤商銷售、傳真或網路訂購再宅配到府、經貿易商販售到海外地區等方式。 與釋迦農有合作關係的銷售單位,可依其所在位置分成兩大類:其一,產地(台東平原),包括產地市場、省道旁的攤商、東農超市等,與釋迦農的買賣關係形成以產地為範圍的社會空間。其二,台灣西、北部、海外地區,包括行口、貿易商、宅配到府等,與釋迦農的買賣關係形成超越產地的社會空間。 上述產銷過程中,不論個別釋迦農或產銷班都將其產、銷活動鑲嵌於其既有的社會網絡之中,以便降低尋找過程中的成本、獲得較值得信賴的產銷連結。但個別釋迦農與產銷班的運銷社會空間有所差異,此即反映出支持個別農人與地區農會產銷班完成運銷的社會網絡之不同,前者主要靠地緣、血緣形成的社會網絡支持,後者對內可運用班員原有的地緣、血緣等社會網絡資源,對外可獲得農政單位、地區農會等社會網絡的支持,因此,其銷售社會空間較廣。 然而,在全球化的時代,個別農人以地緣、親友關係建立起來的合作對象,無法與海外運銷所需的各單位建立合作關係,唯有透過產銷班可結合更多社會資源,讓農民只需單純生產,而行銷、運輸、資金流通等工作有其他企業化的組織可以代勞,才有可能拓展海外市場。目前產銷班海外運銷雖然可以順利進行,但仍屬剛起步階段,而且只靠部分產銷班負責提供貨源,在訂單量增加的情況下,恐有貨源不足的疑慮。如何整合全台東地區釋迦農,提供一個合作的機制,將是未來持續辦理外銷活動可以努力的一個方向。

Description

Keywords

釋迦, 台東平原, 社會網絡, 社會空間

Citation

Collections

Endorsement

Review

Supplemented By

Referenc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