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下」的語義分析

dc.contributor鄧守信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陳茵珮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19-08-28T03:41:32Z
dc.date.available2010-2-10
dc.date.available2019-08-28T03:41:32Z
dc.date.issued2010
dc.description.abstract雖然過去對現代漢語方位詞的多義性研究受到認知語言學家G.Lakoff(1980, 1993)、M. Johnson(1987)、R. Langacker(1987)、Z. Kövecses(1987) 等人啟發已取得豐碩成果,然而對於現代漢語「下」的研究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動後成分「下」的語法意義至今仍有爭議,並且,多數研究忽略不同語法範疇間深層的語義連結,以至於基本語義與引申意義的界線不明。 基於上述,本文從認知語義觀點重新檢視過往對現代漢語「下」的語義研究,藉由Langacker(1987)提出的atemporal relation與process relation架構,將「下」的語義區分為靜態關係與動態關係兩大語義系統。嘗試從認知語義角度,以認知語言學的若干理論包括形象圖式、隱喻、轉喻、理想化認知模式等描繪方位詞「下」的多義現象。並採用呂叔湘(1951)與鄧守信Teng(1977)的架構界定動後成分「下」的語法範疇,以失去詞彙意義的動後成分為「動助詞」,並探討動助詞「下」的語法意義及其語義特徵。此外,還描繪兩個語義系統間的內部連繫,揭示兩者之間詞類轉換的認知機制,最後在此根基上探討其相承的延伸語義。 本研究共分為六章,首章是緒論,闡明研究動機、研究範圍與架構;二章為歷來相關文獻的介紹與整理;三章以形象圖式理論考察方位詞「下」的基本方位意義,並從中分析方位詞「下」各種義項之間的遠近關聯;四章則依次分析動詞「下」、動後成分「下」的語義特徵,描述內在的語義連繫,其次揭示從方位意義到動態意義之間語義演變的認知基礎;五章接續討論「下」的延伸意義與其間運作的認知過程;六章為結論,總結本文的研究成果並提出相關研究限制與建議。zh_TW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華語文教學系zh_TW
dc.identifierGN0693240073
dc.identifier.uri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693240073%22.&%22.id.&
dc.identifier.uri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86380
dc.language中文
dc.subject一詞多義zh_TW
dc.subject形象圖式zh_TW
dc.subject隱喻zh_TW
dc.subject轉喻zh_TW
dc.subject動助詞zh_TW
dc.title現代漢語「下」的語義分析zh_TW

Files

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