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推桿之握桿位置研究
dc.contributor | 張家豪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蘇柏誠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19-09-05T07:53:32Z | |
dc.date.available | 2015-1-19 | |
dc.date.available | 2019-09-05T07:53:32Z | |
dc.date.issued | 2015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目的:探討身高與握桿位置之相關,期找出最佳握桿位置,成為未來球友與選手在選購球桿與製作客製化球桿之參考依據。方法:招募20名高爾夫球初學者(24.4±2.1歲),握於5個標準化高度進行推桿5次,共25次,利用動作捕捉系統與高爾夫推桿訓練儀器,擷取人體運動學以及推桿桿頭參數。統計使用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受試者在標準長度下的進洞百分率、推桿桿頭參數以及運動學參數,若達顯著再以LSD法進行事後比較,統計水準α=.05。結果:進洞百分率表現沒有差異,長度19%擊球速度的穩定性小於17%與21%、長度18%與19%擊球Lie角小於20%與21%、桿頭擺動角度長度17%、18%、19%小於21%,左手肘關節角度變化量在擊球期時長度17%、18%、19%小於長度20%,右手肘關節角度變化量在上桿期時長度17%、18%、20%小於19%,人體質心位移量在上桿期與送桿期時垂直方向變化量長度21%小於其他長度,在前後方向擊球期時長度21%變化量小於其他長度。結論:各長度間桿頭參數以及人體運動學皆有差異性,但進洞百分率各標準長度下表現相同,可看出在2公尺距離,握桿長度不會影響擊球表現。建議未來可以增加擊球距離,或是加入訓練,比照專業選手成績來找出最佳握桿位置。 | zh_TW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體育學系 | zh_TW |
dc.identifier | GN060130041A | |
dc.identifier.uri |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60130041A%22.&%22.id.&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05517 | |
dc.language | 中文 | |
dc.subject | 身高 | zh_TW |
dc.subject | 運動學 | zh_TW |
dc.subject | 初學者 | zh_TW |
dc.title | 高爾夫推桿之握桿位置研究 | zh_TW |
Files
Original bundle
1 - 1 of 1
No Thumbnail Available
- Name:
- n060130041a01.pdf
- Size:
- 1.17 MB
- Format:
-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