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傳統婦女的宿命與人文反思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04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戰後十幾二十年,台灣社會還在一片困頓的環境中復甦。當時,大多數人還在困苦中掙扎,所以我們只要一提起童年往事,總會引起許多人的共鳴。因為困頓的生長環境,更能讓人提早對生命產生自覺性的領悟。過去的那段日子,雖然物質生活困難,但精神生活卻十分的充實。當時的社會民風純樸,家族中有濃厚的親情,彼此之間永遠情願奉獻自己的力量為家人,尤以傳統的台灣婦女為甚。我的祖母及母親就是這一類的人,她們影響我的個性極深。這兩位婦女雖是文盲,但她們懂得忠孝節義的道理,勤儉持家,溫婉謙卑,無怨無悔,實可寫下一生可歌可泣的生命樂章!我揣摹她們年輕時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媳的辛苦及偉大,藉由繪畫來重現她們的過去,以及其時代的精神。 本論文我所要探討的,就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之下,台灣傳統婦女所扮演的角色。女人生長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方,其結果往往差異甚大。傳統婦女的婚姻,在大人們做主下聽其命運的安排,猶如油麻菜籽般,落到哪長在哪,管她怎般地死活。另外,有些地方有纏足的惡習,女孩自小免不了要纏足,纏足的風行,說明中國女性地位的低落,沒有自我獨立人格的一種事實,它是一部中國婦女血淚史!所謂「小腳一雙,眼淚一缸。」的說法,真是道盡女性的無知與無奈。纏足並非只是一個有形的女性悲哀,其實它背後所代表著各種父權社會階級權威,對女性的一種限制與壓迫。 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有血有淚的史詩,至今仍被代代傳頌。台灣傳統婦女這個角色,在二十年前就被普遍的重視,或為文學,或為電影的素材。而今母親的那一代、我自己和下一代,正好自農業時代演變至電子時代的過程,其間不到五十年,快速變遷,生活環境也全然不同,造成了現代人的迷思。在電腦螢幕上雖然有天然的田園景色,蟲鳴鳥唱,卻無法取代真實的故鄉山崗上的遠眺,迎著海風的夕照沙灘,踽踽而行的村婦,深情款款。僅以彩筆來宣洩筆者內心中深處的感動。 這樣的矛盾與迷思,追根究底,就是冰冷的科技,支配著我們日常生活,而符合人性化的需求,被一再的忽略。所以,我們必須要重視人文的思想,從舊有的傳統中,汲取生命的價值,把人性的光輝和美德,重新思索,去蕪存菁,創造新一代人類的幸福。

Description

Keywords

傳統, 婦女, 宿命, 人文, 女性

Citation

Collections

Endorsement

Review

Supplemented By

Referenc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