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地區靈寶道壇〈無上九幽放赦告下真科〉文檢初探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06-05-04
Authors
謝聰輝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道教是一個特別注重文字的制度化宗教,在卷帙繁多的各本《道藏》中,有關科教儀軌的經書佔有非常重要的部分,田野調查所蒐集的相關道經,也多以實際演行的科儀手抄本為主;而其中各種不同性質與功能的科儀,相關文書的運用,不僅具顯了科儀的核心內涵,更透露了許多重要的訊息,值得深入加以研究。此類在道教齋醮中配合科儀演出所運用的書寫文書資料,臺灣道行內統稱為「文檢」,在施舟人〈台灣之道教文獻〉、蘇海涵《莊林續道藏》、大淵忍爾《中國人?之宗教禮儀:佛教道教民間信仰》與丁煌〈台南世業道士陳、曾二家初探-以其家世、傳衍及文物散佚為主題略論〉等等專著中,都出現許多不同的文檢名稱。文檢一詞,較早曾出現於《隋書‧經籍志》中,言「梁有《文檢》六卷」,旁注「似後漢末人作,亡」;因為記載不詳,不知是否與道教意涵相關?而元初成書的《道法會元》中出現的「文檢」二字,則全是指配合道教齋醮儀式演出的宗教文書:如卷二十七有<清微解厄文檢>,卷三十九有<清微傳度文檢品>等等一類以文檢為名的資料彙集。從《正統道藏》的三洞十二類分類中,與文檢有關的體系類別,除直接以<章奏類>為名外,在<神符類>、<靈圖類>與<威儀類>中,也可以找到許多的資料。從東晉早期天師派的道書《赤松子章曆》,與上清經派的《真誥》,以及靈寶派的《太上洞玄靈寶赤書玉訣妙經》等等經書中,就已保存早期信徒請祭酒祈求度生度亡,以及富有安鎮功能的各式章奏表疏與真文真符;唐代時期,道教備受帝王尊崇與推廣,道教儀式文書漸趨完備,如杜光庭的《廣成集》、《太上宣慈助化章》,就蒐集了諸多相關的資料;到了宋代以後齋醮文檢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特別是南宋初年陸續成書的齋醮儀式經典,如《靈寶玉鑒》、蔣叔輿集修的《?上黃籙大齋立成儀》、王契真編纂的《上清靈寶大法》、金允中編輯的《上清靈寶大法》;和元初、林靈真編修的《靈寶領教濟度金書》,以及《道法會元》等一類科儀經典中,雖不直接以文檢為名,但卻保存不少早期的重要文獻,可供今日道教田野所見文檢對照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