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兒童對日常生活環境的識覺與概念─畫地圖研究之回顧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1994-07-??
Authors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
Abstract
兒童對周圍環境的認識或想法,不同於成人的事實,乃至學校教育課程宜配合學童心智能力發展,作適當安排的構想,早已獲得共識,並成為努力的方向。本文即嘗試以有關兒童「畫地圖」研究,作為討論以兒童為主體,兒童所熟悉的每日生活世界的概念或識覺的基礎。本文主要的目的有二:一來是期望透過有關兒童畫地圖的研究,把評量畫地圖的方法整理出來,二來則是期望從各研究所獲得的成果,釐出以兒童為主體的日常生活環境的識覺或空間概念,以作為進一步討論有關兒童的地理教育理論的基礎。分析的方向則分為「地圖的表現、空間組織能力、所畫的範圍、相貌的環境識覺」等五項,並獲得以下的結果: 一、分析畫地圖的方法 從各篇的分析或評量的方法來看,分析觀點或評量標準雖不盡相同,但有些概念頗為接近。大致是從幾個方向來考察:第一是兒童在畫地圖的時候,是否畫出表現平面特性的地圖?第二是兒童是否注意到地圖空間與真實空間的關係?第三是畫圖者選擇和簡括化的結果。本文並嘗試將各篇評量標準整理成畫地圖評量參考表。 二、評量結果 以畫地圖研究來看,不論選擇的研究區為何,或採用何種方式來評量,都不宜忽略研究區當地地理環境所具有的特色。如從年齡層次來看,即使是六歲兒童,也有表現的能力,並隨年齡的增加,而有能力增加的趨勢,不過,以小學階段的兒童而言,仍有某些限制存在。以所畫範圍而言,畫地圖所呈現的應是兒童日常生活的核心,在作為鄉土教育的基礎時,可能是學區的範圍。至於有關相貌的識覺方面,以寺本和吉松的研究例子來看,兒童對環境的看法確實存有情感因素。而其他討論空間要素或所畫範圍的論著來看,兒童所畫內容或範圈,以和他們的生活關係最密切的部份為主,因此,畫地圖應具有釐清兒童對日常生環境持有的概念或識覺的功能,並有助於鄉土教育的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