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韓國彩色畫與台灣膠彩畫之差異研究(1910~)
Abstract
壹、研究目的:在近代美術歷程上,韓國與台灣所處的環境一度顯得
極為類似。在環境背景上,兩者都具有中國繪畫傳統,同時也都曾受到日
本繪畫的畫風影響--尤其是在膠彩畫的傳入與發展方面。然而,在日本殖
民文化政策下萌芽、滋長的膠彩畫,二次大戰後在韓、台兩地的發展卻頗
見差異。本文希望能透過對兩地近代膠彩畫沿革的探討,瞭解韓、台膠彩
畫發展的異同及原因所在,以做為台灣膠彩畫未來發展的借鏡。貳、研究
方法:主要是以兩地各個時代畫作風格的探討為主。本文大致可分為兩個
部份:其一為兩地近代美術史概述,其二則為透過對主要畫家作品的分析
與比較,研究韓、台膠彩繪畫風及藝術傳承上的差異。參、研究成果:在
日本統治期間,台灣與韓國的日本殖民政府同時都推出了「官展」,即台
府展與鮮展,做為推行新美術政策的根據地。兩者年代雖不完全平行,但
對當地畫壇的影響卻頗為相同:在東洋畫方面,傳統繪畫都受到某種程度
的打壓,取而代之的是帶現代風格、色彩鮮麗、以寫生為基礎的日本膠彩
技法。雖然風格上都鼓勵以鄉土題材入畫,表現本土風味而非一味要求日
本畫風,但兩地畫壇都為之丕變卻不容置疑。儘管戰後兩地皆視為「日本
畫」導致其地位遭受質疑,然而韓國彩色畫不但發展出多元化現代面貌,
而且很快重為官方(國展)與社會所接受。台灣膠彩畫卻逐漸凋零。除了
環境之外,藝術教育理念的差異也是一大原因。在韓國,不但大家如金殷
鎬都能勇於吸收外來文化、傳承後進,而且各大學美術系多設有彩色畫科
,使得韓國彩色畫得以破繭而出,擠身現代國際畫壇。台灣膠彩畫壇不僅
較不受重視(僅有東海大學林之助教授及台灣師大郭禎祥教授開設膠彩課
程),而且與韓國比較之下,顯然較重視畫風的傳承,而較少鼓勵創新、
求變。總而論之,要復興台灣膠彩畫壇,需要的不僅是政府、社會的大力
支持,畫壇本身也必須有不斷精進、求新求變的精神。「他山之石,可以
攻錯」,冀望台灣膠彩畫壇能參考韓國繪畫精神,勇於自省,早日躋身國
際畫壇,開創第二個黃金時代。
Description
Keywords
東洋畫, 彩色畫, 近代日本畫, 膠彩畫, 韓國畫, TOYOGA, NIHONGA, GOUACHE PAINTING, KOREAN PAI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