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的花園――夢境中的現實
dc.contributor | 陳景容教授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陳毓棻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Yuh_Fen Chen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20-12-10T02:28:13Z | |
dc.date.available | 2003-07-01 | |
dc.date.available | 2020-12-10T02:28:13Z | |
dc.date.issued | 2002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篇論文主要在探討繪畫中長期存在,或為主題、或為隱性因子的構成元素――夢境。一般而言,夢境對我們人類來說,是一種荒謬的、非現實的現象。在語言的領域中,我們也常以「夢」來作為非現實性的、無所根據的代名詞。但我們不難發現,在漫長的藝術史中,有許許多多的作品中都或顯或隱的探討著有關夢的議題。然而藝術品乃是現實世界的產物,且綜觀大段的藝術史中,泰半描寫的事現實世界所存在的實體(若非根據內涵而言),為什麼最後會成為連結現實與非現實世界之間的甬道,甚至最後被喧賓奪主地成為夢境活躍的舞台?難道說夢與現實的距離其實並非那麼遙遠?又或者現實世界的各種思想行為原本就存在著夢境的元素?為什麼有許多的藝術家對於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現夢境的質感如此的趨之若鶩?現實世界的人、事、物能夠為藝術家帶來創作的題材與靈感,夢境中的一切也能夠成為靈感的泉源,這其中究竟含有什麼樣的淵源? 面對這些問題,本篇論文嘗試由許多不同領域的見解,做綜合性的探討。包括醫學領域、精神科學領域、音樂領域、繪畫領域等… 本篇論文包含五個部分,依序為<緒論>、<不同領域對夢境的探討>、<藝術作品中包含的夢境元素>、<作品解析>、<結論>。第一章<緒論>主要在闡述本篇論文的研究動機、研究範圍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不同領域對夢境的探討>旨在詳述許多不同領域在面對「夢」這樣的議題時,提出什麼樣的理論,又互有何種交集。 第三章<藝術作品中包含的夢境元素>則研究文獻中所記載的藝術作品,解析其中顯性或隱性的夢境元素。本論文將從不同年代,不拘於繪畫領域的知名藝術作品中,提出與前述理論得以相應證之研究結論。 在理論與實際作品的相互引證之下,第四章<作品解析>中,對作者自己的創作歷程及方法都有更進一步的解析。包括靈感的來源,生活中對於各種活動的接觸與感受,對自我的藝術創作生涯及潛意識、夢境層次造成的深刻影響。 第五章<結語>中,除了對自我創作的檢討之外,也包含對為來的初步計劃及期許。包括對「夢境」議題的更深層探討,對未來創作路程的初步目標及計劃。 | zh_TW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美術學系 | zh_TW |
dc.identifier | 90NTNU0233031 | |
dc.identifier.uri |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90NTNU0233031%22.&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14192 | |
dc.language | 中文 | |
dc.subject | 夢境 | zh_TW |
dc.subject | 現實 | zh_TW |
dc.subject | 佛洛依德 | zh_TW |
dc.subject | 超現實主義 | zh_TW |
dc.subject | 象徵主義 | zh_TW |
dc.subject | 心理學 | zh_TW |
dc.title | 牧神的花園――夢境中的現實 | zh_TW |
Files
Original bundle
1 - 5 of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