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臺灣廟宇石雕的繪畫創作

dc.contributor羅芳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王源東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0-12-10T02:23:52Z
dc.date.available2003-07-01
dc.date.available2020-12-10T02:23:52Z
dc.description.abstract選擇廟宇石雕做為繪畫創作的題材,實起於出生時的那段因緣。母親的纏 綿病榻,父親求助於冥冥不可知的神明,而在祂的庇護之下,全家得以安 然度過那段困厄的歲月。自此,舉家俱為神明案前的虔誠信徒。對於神明 ,自小即有一份特別的感情,對於伴我成長的神明住所,及廟中之一切文 飾,於我都有如家的溫馨。由於自小即生活在農村,深深體會到廟宇與鄉 間生活之緊密關係。農閒時,它是鄉人聚集、傳遞消息、抒發胸中鬱壘的 場所;而農忙時,廟中的托兒所,便成為家中幼兒的庇護地;廟前的廣場 ,更是文康表演場、小吃集散地。而當人們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或感到迷 惑時,廟中的神明,就成為人們寄託心靈、訴苦禱告的對象,舉凡趨吉、 避凶、祈望、教化,祂都無所不能。同時,廟中的文飾,除了具有實用、 裝飾等功能外,還有傳遞民間文化的功能。所以,凡鄉人的喜、怒、哀、 樂,無不與村中的廟宇息息相關、環環相扣。而在我心中,對於廟宇更有 一份血濃於水的深情。而本篇繪畫創作論述,共分成六個單元來敘述。首 先是緒論,就整篇論文作摘要的概述;第二單元,研究動機與範圍,先藉 由「莊腳囝仔」的故事,說明廟宇在我心目中的地位,進而敘述我選擇廟 宇作為繪畫創作題材的緣起。最後,透過廟宇在農業社會中扮演的角色, 界定我所取用的廟宇石雕是屬於臺灣地區的,它是光復後,沿襲內陸宗教 ,儒道佛並陳於一堂的家鄉景物。第三單元,研究內容,我把廟宇石雕裝 飾分成表面的、客觀的形式結構,及其形式背後的、主觀的內容意義兩部 分。並就其實體的功能,及它在人們心中所具有的意義,加以說明。第四 單元,研究方法,則分別將我運用水墨表現廟宇石雕裝飾的創作心得,如 取材、筆墨、造型、用色、構圖等,分別加以解說,並將畫面上所蘊含的 思想與情感,作徹底而完整的闡釋。第五單元,作品理念闡釋,就創作系 列中的每一幅作品,依題目、規格、材質、理念和解析的順序,給予剖析 、註解。第六單元,結論,則提出本研究之結果與建議。希望藉由此次粗 淺的探索,能激起一點迴響,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受到更多的重視。zh_TW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美術學系zh_TW
dc.identifier81NTNU0233004
dc.identifier.uri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81NTNU0233004%22.&
dc.identifier.uri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13964
dc.language中文
dc.subject廟宇石雕zh_TW
dc.subject理念闡述zh_TW
dc.subject繪畫創作zh_TW
dc.subject石雕裝飾zh_TW
dc.title透析臺灣廟宇石雕的繪畫創作zh_TW

Files

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