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期圖資影像探討1904-2009年間旗山溪氾濫原的地形變遷
dc.contributor | 沈淑敏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翁毓穗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19-08-29T09:56:39Z | |
dc.date.available | 2013-8-20 | |
dc.date.available | 2019-08-29T09:56:39Z | |
dc.date.issued | 2010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臺灣地區地狹人稠,隨著經濟發展及河岸工事的興修,山區河谷上的聚落與農田不斷擴展,河道寬度也日益縮減,而近年來極端降雨(洪水)事件的頻率提高(Liu, et al., 2009),實有必要探討各河谷平原的受災風險。本研究的目的在於,瞭解河流在自然狀態下(少有人為干擾時)的地形特徵,及其受人為干擾後的地形與土地利用變化,並透過強降雨事件,檢視河岸的受災處是否為河流自然作用的範圍,研究區為莫拉克颱風時受創嚴重的旗山溪河谷(旗山至三民間)。 本研究判釋1904-2009年間共8版地形圖、航空照片、正射影像等圖資影像,繪製谷床氾濫原上的地形分類圖(geomorphological map),包括河階與扇階、氾濫原、沖積扇、主要流路、次要流路、舊流路、沙洲(含植被狀態)。並以1948年的航空照片為基準,與日治時期圖資套疊比對,確認旗山溪於1904-1948年間尚處於近自然狀態,其地形特徵反映出河流自然作用的方式與範圍。1948、1985、1999年三套航空照片的比對結果則顯示,研究區的地形與土地覆蓋在20世紀後半期有顯著的變化,隨著河川工事的興修,河道流路範圍逐漸縮減,氾濫原上的人為開墾逐漸增加,並呈現由下游往上游逐步開發的趨勢。2009年莫拉克颱風在本研究區造成災害的地形作用各河段不同:最下游的旗山至杉林段以主流向兩岸溢淹和河岸側蝕為主;杉林至甲仙段以主流溢淹到突洲為主;甲仙至小林段主河道原偏西側,颱風洪水主要向東側溢淹;最上游段(民族至民生)主要是支流現生沖積扇的再堆積作用造成。 值得注意的是,莫拉克颱風時旗山溪研究區之洪水溢淹的範圍,皆為20世紀前半葉河岸工事興修前的河道流路或河岸低地,換句話說,莫拉克颱風之降雨規模和引發的洪水,雖造成多處堤防或護岸受損,但洪水溢淹區域並未超出過去之近自然狀態的河道範圍。20世紀是臺灣快速向中上游河谷開發的時期,為促進地方和國家發展,主要河川多經歷河川工事興修與河川地開發的過程。隨著臺灣地區高強度降雨比例的提高,有必要檢視河流沿岸洪水溢淹的潛在風險,而確認早期近自然流路範圍與河岸低地等潛在受災位置,將有助於國土再規劃與減災。 | zh_TW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地理學系 | zh_TW |
dc.identifier | GN0697230105 | |
dc.identifier.uri |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697230105%22.&%22.id.&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94349 | |
dc.language | 中文 | |
dc.subject | 河道形態 | zh_TW |
dc.subject | 氾濫原 | zh_TW |
dc.subject | 地形分類繪圖 | zh_TW |
dc.subject | 旗山溪 | zh_TW |
dc.subject | 莫拉克颱風 | zh_TW |
dc.subject | channel morphology | en_US |
dc.subject | floodplain | en_US |
dc.subject | geomorphological mapping | en_US |
dc.subject | Chishan River | en_US |
dc.subject | Typhoon Morakot | en_US |
dc.title | 從多期圖資影像探討1904-2009年間旗山溪氾濫原的地形變遷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