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縛與超脫—由民間信仰的精神性格探繪畫創作表現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民間信仰本身具備廣袤的包容力,不同於西方宗教性格,這種包容特 質,在後現代社會的今日更顯蓬勃與熱鬧。民間信仰作為藝術表現是多彩 多姿的,常能凸顯地區文化風格,但本文著墨不在於此,而是以社會學的 角度切入,探討信仰背後的心理性格,作為藝術表現的潛在動力,對於人 性體溫的檢測,今昔社會對信仰態度的價值轉換與變動;對於心理視差的 隔距,成就傳統莊嚴美感與映現後現代對立拼構的美感,與歷史作對話, 與現實來反省,將藝術、社會與創作者三位一體關係再做聯繫。 藝術創作前的理性研析與資料判讀,是基本的準備工作,思路脈絡的 清晰有助於創作的進行,在此考量下,本論文的架構規劃,涵蓋內容理解 與美感表現兩大要素,全文共分五章。簡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就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作闡釋與說明。 第二章創作內容的根源分析—以縱橫的剖面作分析,回溯信仰的歷史 性格與觀照信仰的現代變奏,從心理的慰藉與社會功能及美感特色,到後 現代社會的質變發展與美感移植。 第三章創作理念的闡釋說明—主要針對創作的三大要項,即「我為何 而作?」「我作什麼?」「我如何作?」等問題,作自我的剖析,讓創作 得以具體呈現。 第四章作品分析說明—以十張作品的完成作內容形式的解說。 第五章結論部份 對於藝術表現,在以往的認知裡,總習於以順服轉化的方式來處理, 不敢觸碰或撞擊具爭議性的表現方式或題材。也許是自我性格使然;也許 是歷史宿命的不能違背,此次創作給於我很大的機會,可以作這樣的嘗試 ,相對的,也是極大的挑戰與考驗,對現實的思索批判,對人性的反省, 拉廣了我的視界,延伸了我的聯想,「覺」與「迷」、「束縛」與「超脫 」常是心念的轉換,如此的訊息傳遞,是本研究試圖透過繪畫創作所要突 顯的價值意義。

Description

Keywords

民間信仰, 精神性格, 創作, Folk Belief, Spiritual Character, Painting Creation

Citation

Collections

Endorsement

Review

Supplemented By

Referenc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