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游天地間基隆河畔風情畫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05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論 文 提 要 蜿蜒曲折的河川,是大地的血脈,更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如世界四大聞名古國皆誕生於大河邊,此乃由於河流從上游夾帶大量泥砂,在下游形成肥沃的沖積扇平原,最適合農牧業的發展,而現今世界上各大都市,如紐約、巴黎、倫敦等等也都位於某一大河流域,在台灣島上也不例外,如台北市的淡水河、台中的大甲溪、嘉義的八掌溪,這些河流提供給人類珍貴的資源,使人類生命得以延續,也帶給人類美麗的視界。 透過畫家敏銳的觀察力與感受力及靈巧的雙手,便能捕捉與表現河川美麗的容顏,在中西繪畫史中,從早期的人物畫中便不難發現以河流當作背景的構圖,而中國的山水畫與西方十九世紀的風景畫,河流更成為繪畫表現的主題,成為畫家歌頌與表現的對象。 筆者自小即常至河邊游泳、嬉戲,享受河水所帶來的歡愉,及長,北上求學、就業,結婚後,因緣際會,住家緊鄰台北市松山區基隆河畔,每日上下班都必須經過基隆河,途中便得以感受它的美,不論晨昏或陰晴,皆展露不同的風情,令人興起駐足靜觀的衝動。因此,擬以朝夕相處的基隆河畔風情做為創作研究主題,經由歷史、人文與生態等不同角度,深入認識與瞭解河畔居民與基隆河互動的關係,此外,藉由十九世紀英國自然主義與法國巴比松派及印象派畫家以河流為主題的畫作之探討,瞭解畫家的美學思想、創作理念及技巧表達,以提升自我的創作思維與內涵,最重要的是,期望能透過畫作傳達筆者對河流的情感,增進觀者對河流的情感與感受它的美好,共同保護自然景觀,留給後代子孫一個純淨無污染的生存環境。 本論文之研究架構共分六章,內容主要探討:文獻理論、創作主題背景及個人創作理念與實踐。

Description

Keywords

基隆河

Citation

Collections

Endorsement

Review

Supplemented By

Referenc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