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教機構(1998~1999)國畫教學與學習現況調查研究
Abstract
社教機構(1998~1999)國畫教學與學習現況調查研究
摘要
藝術研習課程是社會藝術教育實施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社會藝術教育的推展上有具有一定的地位與功能。因此如何藉由透過社教機構的社會藝術教育,能得以宏揚中華文化,增進國民的文化陶冶,提高國民的生活素質與涵養。所以本研究旨在探討社教機構國畫教學與學習現況,教學現況方面,教師教學項目分為:教師教學行為和教師國畫欣賞教學。學習現況方面,學生學習項目分為:學生學習現況、學生學習需求、學生滿意度和學生國畫欣賞學習現況。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與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問卷調查之研究工具為自編之「社教機構國畫教學現況調查問卷」、「社教機構國畫學習現況調查問卷」兩種。研究對象設定為社教機構之社會教育館,採用普查的方式,以參加社會教育館國畫研習課程之全體教師與學生,做為調查問卷施測的對象。調查問卷所回收之資料,採用次數分配、百分比、中位數和無母數單因子變異數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之分析。本研究所獲得之結論如下:
一、 教師專業知識與態度方面良好。
二、 「應具有任教科目的專長」、「具有鼓勵成人學習的特質」、「具有成人教育的經驗」是國畫研習班的教師應具備的資格。
三、 教師教學內容以「國畫創作」、「國畫欣賞」佔多數;在輔助教材的使用上,以「畫冊」、「圖片」佔多數;關於學生的國畫作品處理方式則是以「修改」佔多數;教師最常使用的教學方法以「示範法」佔多數。
四、 「與生活結合,增進審美的能力」、「培養國畫欣賞能力」是國畫課程配合時代潮流所應著重的方向。
五、 「上課時間不夠」最常是教師無法施行國畫欣賞教學的原因;「圖片」是教師實施國畫欣賞教學最多的使用方式。
六、 「自編教材」教師實施國畫欣賞教學的教材最常來源。
七、 「培養興趣」、「增加藝術涵養」、「調劑生活」是國畫研習班學生學習的主要動機。
八、 「臨摹」是教師上課時最常採用的教學方式;採用臨摹方式教學時使用的教材,是以「老師的教學稿」佔多數。
九、 學生學習成果符合社會教育館藝術教育的重點。
十、 「教學方式」是學生認為國畫研習班之教學,最重要的部份;「老師能送畫」是學生認為在國畫研習班之教學過程中,最不重要的部份;「教學方式」是學生認為國畫研習班的教學,最滿意的項目。
十一、 師採用的教學方式、教材選擇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程度。
十二、 學生就自己的學習成果以及就課程整體而言,對於國畫研習課程感到滿意。
十三、 「老師的作品」、「同學的作品」是學生在國畫研習班中,最常欣賞的國畫作品。
十四、 「與國畫創作一起進行」是學生在上國畫研習班時,所希望的國畫欣賞的進行方式;「講述法與討論法同時使用」是學生希望國畫欣賞使用的方法。
十五、 若是單獨開設國畫欣賞課程,學生會報名參加者,超過半數。
基於文獻探討及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提高社教機構國畫教學與學習品質與規劃國畫課程,以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以供參酌。
Description
Keywords
社教機構, 國畫教學, 國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