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溪鄉遊憩產業的發展
Abstract
淡水河是台灣的第三大河流,而基隆河即為其支流,流域面積約500KM2,在下遊台北市的關渡與大漢溪、新店溪匯集而成淡水河,長度約為86公里,高度由上游的350公尺到下游入海口附近的0公尺,長久以來隨著歷史及人文的變遷,才發展出今天遊憩資源的風貎,見證了人類為謀取生存所必須進行的若干改變,來適應我們的生存,也就是說:人類必須在極其難困的環境品質中,加以不斷地的進行某種程度的改變,以求取生活上的調適,來達到永續生存的目的,進而得到生命繼起的崇高目標。
今天我們人類能夠應用智慧,在基隆河上游進行充分的遊憩資源開發利用方式,以平溪鄉為例:它的過程足以讓全國其他地方類似之處,提供一個藉鏡,也希望使得相關的單位在政策、法令上加以重視、協助,並接納雅言,如此則為我們國家在河川治理、應用管理及資源開發上出現了一個可以參酌的模式,也做為今後最有有力的依據,因為河流不在乎它的長短、它的歷史,而是它對人類所能貢獻的程度,我們應懂得如何以一個河流一個規劃的美國田納西河流域規劃模式,來好好地為人類提供最佳的協助。
本文研究獲致以下三項結論:
1.地方產業在自然與人文方面的特色能夠充分發揮。
2.掌握農特產品能夠轉化進步的優勢條件。
3.在遊客、居民與經營者及政府政策上能夠充分溶入。
Description
Keywords
遊憩資源, 資源開發, 遊憩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