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楚地巫覡文化

dc.contributor.author丁筱媛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16-04-28T02:30:52Z
dc.date.available2016-04-28T02:30:52Z
dc.date.issued1997-07-??
dc.description.abstract在遠古文明發展的初階時期,因生產技術的落後,使人類對自然的依賴甚深,自然災異的變動,常造成生命的損傷或死亡,人們因而希望經由消極的祈求方式或積極的以某些手段,進而影響或改變大自然的運行,以達到祈福禳災的目的;而溝通人神之間的巫者,遂在上古文明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是政治統治集團中的領導人物,亦是古代文化的創造者、保存者與傳承者。但隨著歷史的演進,巫覡集團的地位日漸產生變化。在周代人文化、禮制化的文化傾向中,商代巫者崇高的地位已有顯著的下降,巫者所代表的神權地位已受制於周代王權的運作。迄春秋戰國時代,人文精神的昂揚,使先秦諸子大多以理性的態度來解釋自然與人事之間的關係,但巫覡信仰的風氣並未因此而消滅,特別是在南方,巫風的濃烈使巫覡仍有相當廣泛的活動空間。所以,今以春秋戰國時代在南方最具實力的楚國為範圍,試探巫覡文化對其深遠的影響。zh_tw
dc.identifier6007F88B-8AD0-A080-9602-2768DDCF8705
dc.identifier.uri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7714
dc.language中文
dc.publisher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zh_tw
dc.relation5,173-202
dc.relation.ispartof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zh_tw
dc.title先秦楚地巫覡文化zh-tw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