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模式」內涵之探討-以1970年代台灣國民小學自然科學實驗課程為中心

dc.contributor劉湘瑤博士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吳智惠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19-09-05T06:39:47Z
dc.date.available2012-2-16
dc.date.available2019-09-05T06:39:47Z
dc.date.issued2012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板橋模式」的內涵-1970年代國內首次以課程實驗計劃方式,進行小學自然科學課程的研究發展,由於此計劃樹立我國課程研究發展模式的典範,對於日後相關課程研發有深遠的影響,因此引發進行本研究的動機。為了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設計採用口述歷史研究法,研究者依據相關文書資料發展訪談大綱,以訪談大綱作為探究研究目的的研究工具,向參與此計畫的教育界耆老們進行訪談,蒐集多位耆老的口述資料後,以口述資料做為本研究資料分析主要來源,再引入關鍵文件資料進行補述與考證作業,彙整分析相關資料後,最後完成本研究結果報告。 研究結果顯示,理想的自然科學課程發展模式-「板橋模式」的內涵在於(一)建構完整的自然課程發展哲學基礎、(二)由小學教師負責教材編輯、(三)落實完整的課程研發過程,包含研究、執行和評估工作、(四)新課程進行大規模的實驗,落實「尊重學生」的精神。本研究報告內容力求周詳地陳述1970年代台灣國民小學自然科學實驗課程之發展歷程與相關後續推廣工作的進行,藉由探究「板橋模式」的內涵以期能作為往後我國課程研究發展的重要參考資料。zh_TW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科學教育研究所zh_TW
dc.identifierGN0889450034
dc.identifier.uri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889450034%22.&%22.id.&
dc.identifier.uri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04722
dc.language中文
dc.subject板橋模式zh_TW
dc.subject口述歷史zh_TW
dc.subject小學課程發展zh_TW
dc.title「板橋模式」內涵之探討-以1970年代台灣國民小學自然科學實驗課程為中心zh_TW

Files

Original bundle

Now showing 1 - 1 of 1
No Thumbnail Available
Name:
n088945003401.pdf
Size:
1.58 MB
Format: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