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沙發音樂中東方主義的再現政治
dc.contributor | 蔡如音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顏呈霖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19-08-28T02:11:22Z | |
dc.date.available | 2009-7-26 | |
dc.date.available | 2019-08-28T02:11:22Z | |
dc.date.issued | 2009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沙發音樂的選曲與素材很大的部份來自於世界音樂,並且在大量民族樂音使用與專輯封面設計等元素互文傳遞下,異國情調、神秘感變成沙發音樂著重的美學,其中「東方」是歐美沙發音樂市場裡很常見的主題再現,然而本研究的興趣在於討論台灣脈絡下東方主題沙發音樂的類型化過程,以及不同於歐美市場的文化意義和再現政治。光憑Said的《東方主義》觀點並無法幫助我們解釋太多,但正如Dirlik所說的東方人也在形塑「東方人的東方主義」以及岩淵功一所提醒的異國情調其實是一場東西方共謀,我好奇台灣唱片產製是持續既有西方市場操作?或是在這個過程裡有不一樣的實踐?本研究以Neale的類型分析以及Toynbee的創意可能性理論作為研究策略,訪問類型化過程的重要推手:產業(映象唱片)、樂手(林強、DJ Code、蘇通達 )、樂評(galeer、zero、d!zzy)。 研究發現,台灣東方意象沙發音樂也反映出台灣在全球位置下對於西方現代性既複製又抗拒的複雜角力關係,以映象唱片為例,作為外來文化中介者,「重新脈絡化東方」不僅意味只是接收東方主義視野,而是經過挑選而重新翻譯成民族文化特性,但在不同層次的東方市場操作下,卻也透露用一種東方人內部的東方主義視野來看待鄰近南亞國家。相較於本土代理進口商,本研究中樂手其實較有意識地關注「東方意象」對於自身創作的關聯,並且也都會有「什麼音樂是我們的?」的困惑焦慮,本研究則探討他們各自回應心底疑惑的再現策略與文化操作矛盾。然而訪談經驗發現許多樂手們還是無法擺開西方市場的類型規則或是渴望能在西方市場獲得勝利,但這些實踐還是去殖民理論所關懷的:刻意強調凸顯自己認同符碼往往到頭來只是更強化被殖民宰制結構與塑造內在殖民鑿痕,因此本研究最後部分討論林強的創作理念:「移開西方參照」與「內化本地文化」作為體現本地音樂主體性的可能性思考。 | zh_TW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大眾傳播研究所 | zh_TW |
dc.identifier | GN0694120189 | |
dc.identifier.uri |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694120189%22.&%22.id.&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85187 | |
dc.language | 中文 | |
dc.subject | 沙發音樂 | zh_TW |
dc.subject | 東方主義 | zh_TW |
dc.subject | 電子音樂 | zh_TW |
dc.subject | 認同 | zh_TW |
dc.subject | lounge music | en_US |
dc.subject | orientalism | en_US |
dc.subject | electronic music | en_US |
dc.subject | identity | en_US |
dc.title | 台灣沙發音樂中東方主義的再現政治 | zh_TW |
Files
Original bundle
1 - 1 of 1
No Thumbnail Available
- Name:
- n069412018901.pdf
- Size:
- 2.65 MB
- Format:
-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