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災難期間政府危機溝通策略之研究-以八八風災為例
dc.contributor | 胡幼偉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李雅琳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19-08-28T02:11:39Z | |
dc.date.available | 不公開 | |
dc.date.available | 2019-08-28T02:11:39Z | |
dc.date.issued | 2010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八八風災重創南臺灣,這場百年洪災轉變為政災的過程,提醒我們重視危機溝通的重要性。政府平日除了應有完善的危機預防機制,並在危機發生時將實際災害降到最低之外,還必須透過良好的危機溝通能力來維護與修護政府形象。 由於傳播在危機管理過程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在危機傳播研究的領域正朝向兩個方向發展,分別是「公共關係」與「語藝批判」。本研究採用量化之內容分析法,以危機溝通策略、Benoit(1997)之形象修復策略與黃懿慧(2001)形象修復策略之增補,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分析總統府、行政院與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發布之新聞稿,進一步與媒體報導呈現出的危機溝通策略相互比對;策略效果方面,則以吳宜蓁(2005)之媒體效能指標檢視中央政府所採用的危機溝通策略效果,最後檢討政府應如何加強公關及語藝方面的積極應對。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包括: 1. 中央政府第一時間掌握評估危機的資源不足,對外溝通採取保守之公共資訊模式,未利用公關新聞稿與輿論達成動態互動。 2. 中央政府在媒體上呈現出「提供事實資訊」、「減少外界攻擊」與「規避責任」的形象修護策略,在自我檢討的「修正策略」上比例不高。 3. 權責單位缺乏足夠的整合,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在媒體報導未佔據發言位置。 4. 政府危機溝通與形象修護策略成效不佳,媒體評論以負面立場為主。 5. 政府危機溝通作業應以更積極的態度建立規範,針對此權責作一區隔釐清。 | zh_TW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大眾傳播研究所 | zh_TW |
dc.identifier | GN0695120150 | |
dc.identifier.uri |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695120150%22.&%22.id.&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85205 | |
dc.language | 中文 | |
dc.subject | 八八風災 | zh_TW |
dc.subject | 危機溝通策略 | zh_TW |
dc.subject | 形象修護策略 | zh_TW |
dc.subject | 危機公關 | zh_TW |
dc.subject | 危機語藝 | zh_TW |
dc.title | 重大災難期間政府危機溝通策略之研究-以八八風災為例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