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赫:《蘇格蘭幻想曲》之詮釋報告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09
Authors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布魯赫(Max Bruch),德國作曲家,西元1838年2月6日生於科隆(Köln),西元1920年10月2日歿於柏林(Berlin)。在1852年,贏得了法蘭克福莫札特基金獎(Frankfurt Mozart-Stiftung Prize)。布魯赫於1864年間,認識了小提琴家約瑟夫‧姚阿幸(Joseph Joachim, 1831-1907),從此展開了兩人持續四十年的奇妙友誼關係。1877年間,在布魯赫前往蘇黎世(Zürich)的旅途當中,為了指揮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曾停留於法蘭克福(Frankfurt)和威斯巴登(Wiesbaden),恰巧這回的演出獨奏者是薩拉撒特,讓這兩位大師有機會正式見面。布魯赫在1862年的時候認識了溫契斯‧拉赫納(Vincenz Lachner, 1811-1893),在他的鼓勵之下,布魯赫於1863年選擇十二首蘇格蘭的民歌旋律,配上伴奏,創作了《十二首蘇格蘭歌曲》(12 Schottische Volkslieder)。布魯赫的作品因為民歌而成就非凡,但是他最後也因為過於強調民歌而受到冷落。由於他身處於一個動盪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民族主義的思想的潮流興起,凡是對於民族有鼓舞作用的相關作品,包含文學、音樂等各種藝術創作,正流行於當時社會;而一次世界大戰正是因為民族主義而引起,戰後民族主義被視為危險因子,因此有關民族性的作品除了受到政府打壓,也很自然地受到聽眾的排斥,此外,戰後反德國的思想正流行於整個歐洲。由於這兩大因素,使得聽眾逐漸遺忘布魯赫。
Description
Keywords
布魯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