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托克鋼琴音樂Sz. 56、Op. 14、Op. 20之研究
dc.contributor | 陳曉雰博士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莊軒茹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Hsuan-Ru,Chuan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19-09-06T00:58:05Z | |
dc.date.available | 2010-1-13 | |
dc.date.available | 2019-09-06T00:58:05Z | |
dc.date.issued | 2009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摘要 巴爾托克是二十世紀前半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對20 世紀乃至以後的音樂創作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巴爾托克一生紮根於民族土壤中,收集、整理、改編民間音樂,用先進的作曲技法將原始民歌進行加工、潤色、變化與發展,使純樸的民歌變得鮮活、生動、富有時代氣息。 將民族的旋律及節奏與現代音樂潮流相結合,是巴爾托克一生中的偉大貢獻。由於他的研究範圍包括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及現在的南斯拉夫,甚至還包括後來土耳其與阿拉伯的民俗音樂,努力不懈的精神也使他成為音樂學方面的代表。 筆者依照巴爾托克創作的年代,選出他1911-1924年時期的代表作品《羅馬尼亞民族舞曲》(Romania folk dances Sz. 56)、《組曲》(Suite, Op. 14)及《八首農民即興曲》(Improvisations on Hungarian Peasant Songs, Op. 20),探討巴爾托克的創作手法、動機的運用,及三首作品的樂曲分析及詮釋。 | zh_TW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音樂學系 | zh_TW |
dc.identifier | GN0094613130 | |
dc.identifier.uri |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094613130%22.&%22.id.&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08380 | |
dc.language | 中文 | |
dc.subject | 巴爾托克 | zh_TW |
dc.subject | 羅馬尼亞舞曲 | zh_TW |
dc.subject | 匈牙利 | zh_TW |
dc.subject | 組曲 | zh_TW |
dc.subject | 八首農民即興曲 | zh_TW |
dc.title | 巴爾托克鋼琴音樂Sz. 56、Op. 14、Op. 20之研究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