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龍山寺空間的實踐與競逐

dc.contributor張峻嘉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黃瓊慧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19-08-29T09:54:59Z
dc.date.available2008-6-25
dc.date.available2019-08-29T09:54:59Z
dc.date.issued2008
dc.description.abstract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摘要 論文名稱:艋舺龍山寺空間的實踐與競逐 指導教授:張峻嘉教授 研 究 生:黃瓊慧 論文內容:共一冊,約九萬字,分五章18節,以688字扼要說明之 艋舺龍山寺是萬華最具代表性的廟宇,在傳統社會時期,龍山寺是地方政治、軍事、信仰中心,也是常民的生活空間,而龍山寺對面則是風水池,兩者為實質連續的空間。但在都市變遷下,龍山寺走過空間秩序極度混亂的時期,而對面的風水池則在政治力介入下,歷經多次地景轉變及所有權轉換,至今為國家所有的艋舺公園,兩者從最初的實質連續空間到今日所展現出的互異空間氛圍,其空間公共性的弔詭發展實為本研究初衷。 本研究主要是嘗試結合索雅(Soja)和哈伯瑪斯(Habermas)的理論,從「公共空間」的觀點來看空間生產的過程。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空間生產,國家、寺方按照現代都市價值所進行的空間規劃,但使用者亦可藉由多種使用形式改變空間中的權力關係,也就是由下而上的空間生產,兩者互動的結果在龍山寺與艋舺公園表現出截然不同的結果,由於兩者公共意義的差異運作,而有了不同的權力空間建構過程。龍山寺因其古蹟性質而據以引入國家力量介入空間管理,以成就其觀光大廟的目標,卻同時產生私有空間公共化的轉變,儘管規範過程衝突不斷,但現今龍山寺多數使用者大都能在廟方的空間規畫下行動,缺乏空間競逐的動能;而艋舺公園為萬華都市更新下的建設,也是大眾皆可使用的公共空間,人民擁有的使用權足以與國家的維護管理抗衡,因此秩序是協商下的產物,而使用時間最頻繁的遊民與一般老人則是空間競逐下的勝利者,卻也產生公共空間私有化的爭議,而在地女性懼於此男性空間所採取的「避免」策略,則形同空間被排除,反映出不均等性別權力關係在空間中的運作。然不論是有公園在場事實的遊民亦或是不在場的在地女性,在缺乏組織行動下,皆難以轉化為具體的社會實踐,來達到第三空間的基進抵抗效果。 關鍵字:艋舺龍山寺、艋舺公園、公共空間、空間競逐zh_TW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地理學系zh_TW
dc.identifierGN0695230072
dc.identifier.uri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695230072%22.&%22.id.&
dc.identifier.uri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94317
dc.language中文
dc.subject艋舺龍山寺zh_TW
dc.subject艋舺公園zh_TW
dc.subject公共空間zh_TW
dc.subject空間競逐zh_TW
dc.title艋舺龍山寺空間的實踐與競逐zh_TW

Files

Original bundle

Now showing 1 - 5 of 6
No Thumbnail Available
Name:
n069523007201.pdf
Size:
838.5 KB
Format: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No Thumbnail Available
Name:
n069523007202.pdf
Size:
2.83 MB
Format: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No Thumbnail Available
Name:
n069523007203.pdf
Size:
4.05 MB
Format: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No Thumbnail Available
Name:
n069523007204.pdf
Size:
1.11 MB
Format: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No Thumbnail Available
Name:
n069523007205.pdf
Size:
435.27 KB
Format: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