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春秋史事篇章研究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11/08-2012/07
Authors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綜合來看,上博六的五個春秋史事篇章當中都有一個智者,分別是晏嬰、孔子、沈尹子莖、穿封戌、鄭壽、成公乾。作為輔佐國政的臣子,人主諮詢的對象,晏嬰是三世老臣,所以可以明指齊景公「貪昏苛慝」、「退武夫惡聖人」,以致百姓貧病交加,皆詛一支,祭禱如何有效。孔子明著是回答季桓子如何成就聖人之道,暗著卻是解釋為何誅殺少正卯,因此邪偽之民與不仁之人的討論篇幅尚且多過仁愛之方。沈尹子莖預示禍福的功力直比秦晉崤之戰中的王孫滿與蹇叔,楚國禍敗的時間與方式無一不中。穿封戌曾與王子回爭奪皇頡,卻能臨危不亂,機智全身。鄭壽面對楚平王不納諫言方法不是據理力爭,而是上告有疾,不再任事。真正避無可避,則又載贊載退,尊君辱己,得以全身。成公乾亦是老臣,遇見前往城父途中的王子建,渾然不覺災難在前,又兼不知疇麻用途,如此與自己人生脫節,與國計民生脫節的狀況可能使得成公乾大動肝火,於是以莊王之智為喻,直比王子建之愚。上述諸篇之中對比性質強烈的言語,重點已經不在史事敘述,而是臣下言諫的智慧,在察閱這些春秋史事篇章之時,已經不能只以春秋佚史的角度視之,而要考慮歸入百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