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低真實性玩物情境中幼兒的扮演遊戲

dc.contributor簡淑真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邱淑珍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19-08-28T04:05:55Z
dc.date.available2013-2-23
dc.date.available2019-08-28T04:05:55Z
dc.date.issued2011
dc.description.abstract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幼兒在高真實與低真實玩物的娃娃家環境佈置中所展現的自發性扮演遊戲內容。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以研究者任教的園所-新北市某國小附設幼稚園兩個混齡班的幼兒為研究對象,自99年2月22日到6月3日,以單、雙周輪流到分別放置高低真實性玩物兩個班級的娃娃家進行攝影及錄音。資料蒐集包括攝影資料、錄音資料、及訪談幼兒的資料。研究者修改Smilansky的觀察量表做為本研究的觀察記錄依據,並根據觀察記錄歸納為三個不同品質的階段。本研究的發現與結論如下: 一、 在高真實性玩物情境中,幼兒常受到玩物的影響,先宣稱要扮演的角色,然後進行扮演遊戲;在低真實性玩物情境中,幼兒將注意力集中在玩物轉換和情節想像,因此有時並未表示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二、高真實性玩物讓幼兒能持續進行長時間的主題扮演;而幼兒在低真實性玩物情境中的扮演維持情形則分為頻繁更換主題與持續長時間扮演同一主題,幼兒們對於玩物轉換後的意義若能達成共識,就能進行長時間的主題扮演,反之則否。 三、高真實性玩物易讓幼兒對其所代表的意義甚快達成共識,因此互動模式多為聯合或合作;幼兒在使用低真實性玩物進行扮演時,常會因無法獲得共識而出現平行遊戲的情形。 四、幼兒雖然本身已具備物品轉換的能力,但是使用高真實性玩物時,傾向以玩物外形特徵和功能進行扮演;幼兒在使用不具象的低真實性玩物進行扮演時則會出現較多的替代性物品轉換行為。 五、使用低真實性玩物的幼兒在扮演前期出現許多把玩玩物的行為,然後中期轉變為使用玩物扮演但沒有扮演情節或是只有短暫情節,直到後期才有在長時間的扮演主題適當使用玩物的行為出現。反觀使用高真實性玩物的幼兒則是一開始就有短暫情節以及在長時間在扮演前期就表現。 六、使用低真實性玩物的幼兒所表現的言語內容比使用高真實性玩物的幼兒豐富。 研究者對玩物提供的建議為:針對玩物轉換、角色扮演、言語溝通、社會互動的向度,高低真實性玩物各自提供幼兒不同的協助。 研究者對未來研究的建議為:可就娃娃家的佈置類型進行研究。zh_TW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zh_TW
dc.identifierGN0092062015
dc.identifier.uri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092062015%22.&%22.id.&
dc.identifier.uri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86835
dc.language中文
dc.subject玩物真實性zh_TW
dc.subject扮演遊戲zh_TW
dc.title在高低真實性玩物情境中幼兒的扮演遊戲zh_TW
dc.titleThe Effects of Prop Realism on Children’s Pretend Playen_US

Files

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