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的存在與隱藏
dc.contributor | 黃進龍 | zh_TW |
dc.contributor | Huang Jin-Long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 邱玉晴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0-12-10T03:00:18Z | |
dc.date.available | 2005-7-7 | |
dc.date.available | 2020-12-10T03:00:18Z | |
dc.date.issued | 2005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論文研究之範圍設定在(一)西洋繪畫空間發展之研究,(二)及實踐研究之創作成果,共有六章 。 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在說明空間存在的意識及解釋與空間有關的名詞,和在「生理」上如何能辨識空間中立體的六項辨識要素;而這六項空間中立體辨識要素,也恰是在平面繪畫上影響空間效果的繪畫元素(線條、形狀、明度、光影、質感、色彩)。而這六個繪畫元素的組織與運用,正是第三章繪畫元素與空間幻象要描述之各個元素在二次元的畫面上如何產生三度空間的視覺幻象效果。 第四章多種空間的平面轉移則指出空間是從三次元、四次元生活環境轉成二次元的平面表現的轉移,繪畫空間形式可分為圖式空間表現、幻覺深度空間表現、另類次元空間表現。並用各種繪畫空間表現方式的發展先後時間為垂直主軸,與美術史發展,預告或回溯交錯方式描述之、並平行簡介各種繪畫空間表現方式的背景、特色、興衰發展、優缺點、轉變與未來影響。 第五章為個人創作論述,綜合以上研究心得、歸納出個人創作以形式(空間表現)為主縱軸發展,內容(生命議題)為輔橫軸發展,在形式上用虛幻及實質的視覺「存在空間」呈現,與內容上心理「隱藏空間」之意念傳達。二者相互結合交錯進行創作研究,使在繪畫空間上同時呈現視覺「存在空間」,及心理「隱藏空間」,來做詮釋與呈現個人之創作;作品解說共有十一幅。 第六章為結論,其內容將以(一)西洋繪畫空間發展之理論研究,(二)實踐研究之創作兩方面,分別提出心得與結果。 | zh_TW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美術學系 | zh_TW |
dc.identifier | G00H1603001 | |
dc.identifier.uri |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00H1603001%22.&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14528 | |
dc.language | 中文 | |
dc.subject | 空間 | zh_TW |
dc.subject | 幻覺空間 | zh_TW |
dc.subject | 存在空間 | zh_TW |
dc.subject | 隱藏空間 | zh_TW |
dc.subject | 生命 | zh_TW |
dc.title | 空間的存在與隱藏 | zh_TW |
dc.title | The Concept of Space (The Existence of Space either in a Visible or Invisible Way)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