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魚、環境的對話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04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相傳『魚』的文化在中國,自伏羲氏以漁獵開始了原始社會的生活型態後,魚在人類的生活中一直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在衣著方面,中國大陸松花江、黑龍江沿岸的古老部族赫哲人,更製作魚皮衣穿著。時至今日,魚仍舊是桌上的美味佳餚、刺繡中的繽紛圖案、華人間彼此道賀詞時的吉祥語,甚至人們的飲用水是否乾淨安全,也用魚群的健康狀況做判斷。 全台灣一共有一百廿九條河流,蘊育著無數的魚兒,有些終生成長於深山溪流中,有些則棲息在下游海口,更有幼時生長在溪裡,成熟後再由大海逆向回到溪中產卵的洄游性魚類。魚兒伴著我們一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依循著自己的生活方式,靜靜地在自然、單純、無污染的環境下盡情娛樂,享受著造物者賜與的福份。 畫者生長於台灣,熱愛這塊土地,關心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的魚兒,運用油畫、水彩、版畫、複合媒材等表現方式,將此等關係做一系列的描繪,尤以油畫作品為其主要呈現之舞台。吾人可見到在其作品中,對於魚兒自然生態的關心、現實使魚兒和人類產生了微妙的變化,甚或是較為表現式的浪漫幻想情懷,在在都表現出畫者之用心與對魚兒真切之情。 本文撰寫的重心側重在對作品內容與形式的剖析,進而闡述美感與創作的關係,以及透過作品表達對生態生命的尊重與關懷。 全文共分六個章節進行,摘要如下: 壹、緒論 敘述筆者研究的動機與範圍,以對魚的生命關懷出發,對照古今之變化,創作具有真善美意涵的作品。 貳、創作理念與理論基礎 從東西方美學觀以及在畫作上表現對魚的觀點,探討繪畫除了是做為表現題材之外,更當具有社會教育意義。 參、創作主題之背景與元素 以古今背景的差異說明創作主題的重要性,且運用移情、寫意等元素,傳達要表現的意涵。 肆、創作內容、形式、技法與媒材 創作內容包括心與物化、古今映照、生態關懷等三部份並解說均衡、對比、聚散、虛實等形式表現以及技法、媒材運用。 伍、作品解說 分析個別畫作的主題內容、形式與意義。

Description

Keywords

, 魚文化, 生態保育, 魚藻畫

Citation

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