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清初的《掃象圖》研究

dc.contributor曾肅良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藍御菁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0-12-10T04:48:41Z
dc.date.available不公開
dc.date.available2020-12-10T04:48:41Z
dc.date.issued2009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文掌握到的《掃象圖》作品數量接近三十件,根據傳世作品的創作年代,晚明清初這段時間應是《掃象圖》創作的高峰期。從《掃象圖》的內容來分類,可以區分為數種構圖類型,這些類型說明了《掃象圖》是根據不同的粉本製作,而且同一粉本的作品有數件,多數的作品假託名家之手,其中又以丁雲鵬名下的作品最多,足以想見以丁雲鵬為風格的《掃象圖》作品是當時的主流。 《掃象圖》並非依據單部的經文內容所描繪,因而爬梳《掃象圖》的脈絡需藉由著錄記載、文人題詩和僧侶著述等文獻資料加以輔助,解讀這些富於佛學和哲理的古典文獻仍需回到佛教經典為根據,其書寫的重心包含「普賢菩薩和白象」、「空無的概念」。有趣的是,部份《掃象圖》詩文的書寫論點出現轉折的現象,轉為記錄北京洗象風俗的趣聞,這種談風俗的書寫轉向也突顯《掃象圖》有別於純粹宗教題材的單一角色。 晚明復古尚奇的風氣影響畫家表現《掃象圖》的方式,畫家對於作品的表現自由度高,加入新的詮釋,身為智覺者的普賢菩薩也並非根據傳統儀軌來描繪,象隻的描繪漸趨奇特誇張,顯然作為宗教題材的《掃象圖》於晚明清初階段所呈現的特質是可以包容不同的圖繪,進而豐富《掃象圖》的意義。zh_TW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美術學系zh_TW
dc.identifierGN0693600118
dc.identifier.uri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693600118%22.&
dc.identifier.uri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15233
dc.language中文
dc.subject掃象圖zh_TW
dc.subject普賢菩薩zh_TW
dc.subject丁雲鵬zh_TW
dc.title晚明清初的《掃象圖》研究zh_TW

Files

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