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颱風(2008)之數值模擬與研究
dc.contributor | 簡芳菁 | zh_TW |
dc.contributor | Chien, Fang-Ching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 李家輝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Lee, Jia-Huei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19-09-05T00:48:12Z | |
dc.date.available | 2019-02-25 | |
dc.date.available | 2019-09-05T00:48:12Z | |
dc.date.issued | 2019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文使用EAKF(Ensemble Adjustment Kalman Filter)資料同化系統,針對鳳凰颱風(2008)進行數值模擬研究,透過投落送資料的同化進行分析,藉以了解同化投落送資料對模式後續的數值預報之影響。後續再利用EAKF系集預報的特性將系集成員分組,分別對臺灣降水與颱風路徑進行合成分析,藉由討論不同成員間的差異進一步了解鳳凰颱風在臺灣東北與西南部的降水成因。另外在研究中發現大多數系集成員之颱風路徑於登陸臺灣前有明顯南偏之情形,因此透過颱風路徑偏折角度的差異探討颱風路徑偏折之原因。 模擬結果顯示,同化投落送資料雖然在颱風最低海平面氣壓以及最大風速上的改善程度並不顯著,但在颱風路徑、颱風環流雨帶之結構以及臺灣降水上有顯著的改善。透過降水合成分析可以發現西行颱風於登陸前以及出海後對於臺灣降水的成因有些不同,登陸前之颱風路徑與降水有較高相關性,出海後則為颱風移速以及有無引進西南氣流與降水有較高相關性。後續透過路徑誤差合成分析可以再次驗證降水與颱風路徑高相關性。最後在分析颱風登陸前之南偏現象時,發現是由颱風中層環流的不對稱產生向南之分量,使得颱風路徑產生偏折。 | zh_TW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地球科學系 | zh_TW |
dc.identifier | G060344011S | |
dc.identifier.uri |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060344011S%22.&%22.id.&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01180 | |
dc.language | 中文 | |
dc.subject | 颱風 | zh_TW |
dc.subject | 系集預報 | zh_TW |
dc.subject | 投落送 | zh_TW |
dc.subject | 資料同化 | zh_TW |
dc.title | 鳳凰颱風(2008)之數值模擬與研究 | zh_TW |
dc.title |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Study of Typhoon Fungwong (2008) | en_US |
Files
Original bundle
1 - 1 of 1
No Thumbnail Available
- Name:
- 060344011s01.pdf
- Size:
- 24.47 MB
- Format:
-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