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札特第三十六號《林茲》交響曲詮釋研究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09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筆者以徐頌仁教授的著作「音樂演奏的實際探討」中的短短幾句話做為我的開頭:『不管是現代人的作品或者是過去人的經典作,藉著演奏家的詮釋,音樂就成為活的語言直接打動人心。一個音樂家就是在自己每天的練習時,也都是在設法藉著譜子的記載把作曲家的意念重現出來。』不可否認,音樂是一門活生生的藝術,而將這「活」的藝術用死的方式記錄下來,之後再透過「活」的人表達。在這之中所有的過程與環節,都有可能會造成某一些程度上對音樂錯誤的理解或判斷。再加上個人對整個作品背景知識的不足,當你表演結束後,會收到「這不是巴哈」或者「這不是莫札特的風格」…等的意外禮物。   以下為各章的內容:第一章先從莫札特寫作這交響曲的最後十年生平作簡單的介紹之後,再將重點放在創作第三十六號交響曲的這一年之間做深入探討。主要以莫札特生平與友人及父親的來往書信為主,透過莫札特本人再次了解莫札特的想法。第二章中,先簡單介紹十八世紀交響曲,進而帶出莫札特的交響曲,並介紹其交響曲的特色,風格以及速度上的用語。交響曲的曲式,確立在海頓的手上,但古典前期的幾位音樂家也帶給海頓與莫札特相當大的影響。尤其是愛旅行的莫札特,凡經歷過的城市與曾經交流過的作曲家,也在莫札特的作品上留下深刻的影響。再來提到的是在指揮上容易遇到的問題,筆者特別選出兩個主題來研究,分別時速度與分割拍。之後的幾章,除了將交響曲的曲式分別以編制、結構、主題、和聲、調性與風格特色做深入的研究外,也提到詮釋與指揮上所遇到的問題。這幾章是此論文的重點所在。在第七章中,提到詮釋不可避免的樂譜版本的問題,也將比較兩個版本在主要的表情記號上的不同。

Description

Keywords

莫札特交響曲

Citation

Collections

Endorsement

Review

Supplemented By

Referenc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