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曼三首長笛幻想曲之分析與詮釋

dc.contributor 劉慧謹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劉芸如 zh_TW
dc.date.accessioned 2019-09-06T01:28:59Z
dc.date.available 2011-7-25
dc.date.available 2019-09-06T01:28:59Z
dc.date.issued 2011
dc.description.abstract 巴洛克時期的長笛作品大約從1670年發展到1770年,泰勒曼的12首長笛幻想曲大約在這個時期的後期完成,在初演後就立即受到廣大的歡迎。兩百多年後的現在,這12首長笛幻想曲仍然是重要的長笛獨奏曲目之一。 演奏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和其它時期最大的不同在於演奏者可以根據自身對音樂的感受加入裝飾奏、大小聲和運舌法(articulation)等,不同的演奏者對於音樂有不同的體認和感動,巴洛克音樂也因此多采多姿。 筆者基於對巴洛克音樂的喜愛,並對泰勒曼12首長笛幻想曲深感興趣,希望藉由研究與分析此曲,能更了解當時的音樂風格,使演奏詮釋更完善。 zh_TW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音樂學系 zh_TW
dc.identifier GN0697900384
dc.identifier.uri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697900384%22.&%22.id.&
dc.identifier.uri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08748
dc.language 中文
dc.subject 泰勒曼 zh_TW
dc.subject 長笛 zh_TW
dc.subject 幻想曲 zh_TW
dc.title 泰勒曼三首長笛幻想曲之分析與詮釋 zh_TW
Files
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