濾鏡下的青春共感:赴臺陸生的台灣電影體驗
dc.contributor | 蔡如音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王思穎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Wang, Szu-Ying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19-08-28T02:09:37Z | |
dc.date.available | 2020-08-13 | |
dc.date.available | 2019-08-28T02:09:37Z | |
dc.date.issued | 2017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台灣青春電影從2012年《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進入中國市場開出好成績後,到2015年《我的少女時代》達到最高峰,達到3.6億人民幣,台灣製作的青春電影在中國市場上已是一個重要的標誌。影響票房的因素諸多,本研究嘗試站在文化層面,以威廉斯的感覺結構理論為視角,探討屬於台灣記憶的青春電影如何跨越地域實際作用在中國觀眾身上,中國觀眾如何從中獲得「共感」?以及獲得什麼樣的青春想像?並嘗試描繪威廉斯感覺結構理論跨地作用的可能性。 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提出的感覺結構(structure of feeling)最初是描述某一特定時代人們對現實生活的普遍感受,這種感受飽含人們共享的價值觀和社會心理,並且認為一個時代的感覺結構能夠透過文學、電影等藝術形式記載,因此威廉斯相當注重文本分析。而後將感覺結構作為文化分析,以文化生活主體之「生活經驗」,在物質生產和物質生活條件下的背景,透過文本和日常生活實踐的不斷互動展現出來。因此本研究以赴臺陸生為對象,以訪談法了解他們觀賞台灣青春電影的體驗,對文本的詮釋,藉以分析及回答研究問題。 研究結果發現,首先受訪者們慣於將自己的生活經驗置於文本脈絡,認同文本對青春的再現,進一步美化青春。其次受訪者們往往能因電影中的情感渲染,跨越兩岸文化上的藩籬而產生共感,文化元素在電影中成了奇觀的堆砌,或是簡單的歷史教材供受訪者補充知識,文化相異並不阻礙文本的接收,電影角色的情感表現與寓意式的哲理是受訪者能產生共鳴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共感的產生除了受訪者生活經驗的投射外,更多是受訪者的想像,他們從文本中想像理想的青春,並投入其中像是經歷渴望的生活,因而產生共鳴,這樣跨地共感的產生像是一種想像經驗的交流。這種交流經驗同樣能夠理解受訪者的生存條件與社會脈絡,例如他們想像的理想生活源於他們實際生活的精神匱乏,因此研究者認為感覺結構的核心概念仍然能夠跨越地域運用,但是必須在分析層面更加敞開,不侷限在實質的生活經驗上。 | zh_TW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大眾傳播研究所 | zh_TW |
dc.identifier | G060237020F | |
dc.identifier.uri |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060237020F%22.&%22.id.&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85105 | |
dc.language | 中文 | |
dc.subject | 感覺結構 | zh_TW |
dc.subject | 台灣青春電影 | zh_TW |
dc.subject | 中國閱聽人 | zh_TW |
dc.subject | 文化跨地域 | zh_TW |
dc.subject | 共感 | zh_TW |
dc.title | 濾鏡下的青春共感:赴臺陸生的台灣電影體驗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