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琉臺灣漁業基地:漁場與日本市場的連結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10-11-??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NTNU

Abstract

帛琉為太平洋諸島位置最偏西邊的群島,歷經西班牙、德國、日本及美國的統治,1994 年獲得獨立並加入聯合國。帛琉近海漁業資源豐富,其漁業呈雙層結構,包含沿岸潟湖區帛琉人本身的傳統自給式漁撈,和深海區由台灣人和日本人等所經營的商業性鮪釣漁業。台灣鮪漁業在1990 年代才逐漸在帛琉基地穩定的立足,2000 年以後至今,帛琉的外國船,以台籍船佔極大的比率。2005-07年帛琉基地的台灣船有100 餘艘,分成5 個船隊,每一船隊由一家台灣的漁船代理商協助漁船在漁撈、補給、卸魚、漁獲物出口等相關業務,船隊和代理商又須依附在帛琉當地的PITI、PMIC、KFC三家漁業公司之下,因此形成帛琉當地的漁業公司→台灣漁船代理商→台灣漁船三個層次的組織架構,各自扮演其角色。台灣漁船在海外的漁業基地約70 處之多,其中以帛琉、關島與台灣之間的距離最近,區位條件優越,漁獲物經台北或關島轉運到日本迅速便利,也易於由台灣補給餌料和漁船上的食物。帛琉位於颱風路徑之南,漁撈作業少受颱風的干擾,這一點更是關島所不及的。帛琉為太平洋島嶼論壇(PIF)的加盟國,外國漁船均須加裝船舶監控系統(VMS),海上行蹤均受監督,漁獲量多寡也都透明化。帛琉對外國漁船的規範比其他南太平洋國家更加嚴格,禁止有漁業合作之外國籍漁船在沿岸24 海浬海域內作業,在基地港Malakal 以東更禁止進入50 浬內的水域作業。其他對鯊魚的捕撈或混獲也都訂很高的罰則,而台灣漁民觸法頻頻,常因小而失大,阻礙漁業正常的發展。此外,2008 年以來國際油價爆漲,使得漁業成本大增,在魚價難以提升的情況下,經營更加困難,台灣海外漁業基地的營運前景堪憂。

Description

Keywords

Citation

Collections

Endorsement

Review

Supplemented By

Referenc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