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Browse

Recent Submissions

Now showing 1 - 20 of 503
  • Item
    利用天文軟體校註《過洋牽星圖》
    (地理學系, 2021-08-??) 徐勝一; 韋煙灶; 陳有志; 李易修; 孫兆中; Sheng-I Hsu, Yen-Tsao Wei, Yu-Chih Chen, Yi-Hsiu Lee, Chao-Chung Sun
    四幅過洋牽星圖是鄭和下西洋時船隻在印尼阿齊、錫蘭別羅里、印度丁得把昔、阿曼沙姑山、及伊朗忽魯謨斯等地的牽星定位圖解。每幅圖基本上繪有兩套星辰的仰角指數,一套為北辰星(勾陳一)與燈籠星(十字二星)組合,另一套為織女星與南北布司星(南河三與北河三)組合。當船隻抵達預定港口時,各套星辰組合的高度角應符合先前的觀測記錄,如此便完成了定位作業。牽星板(Kamal)用來度量星辰正切高度指數而非度數,因此利用天文軟體溯源牽星圖時,除了需要還原歲差外還要將指數換算成度數。本文從〈鄭和航海圖〉中優選16 個印度西岸的北辰星觀測記錄,求得回歸方程式Y=1.094+1.601X,式中X 為自變數,以星辰仰角指數為單位;Y 為因變數,以星辰仰角度數為單位。運用此回歸式可換算牽星指數為仰角度數,如此便可利用天文軟體還原明代的牽星圖,進行驗證與修訂工作。牽星圖記錄的星辰指數大抵與計算結果相符,然而在1433 年4 月時木星位置靠近北布司星(北河三),可能造成觀測誤判,此外也有幾個星辰的高度指數被誤寫或誤讀,原因不明。在Stellarium 天文軟體協助下,本文認為在錫蘭Beruwara 所牽西南水平星即是水委一星,而在印尼阿齊所牽的華蓋星即是帝星。由於牽星圖當年刊印時,一些既存的觀測誤差以及明顯誤抄沒有被修訂過,本文相信這四幅圖雖然沒有記錄牽星季節與時刻,卻符合《前聞記》之日期與地點以及季風航海之經驗法則。因此,本文以1432-1433 年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訪問的港口與日程來進行各項說明與展示。
  • Item
    地方標誌性建築的設計治理:臺鐵花東線車站改建計畫研究
    (地理學系, 2021-12-??) 高郁婷; 王志弘; Yu-Ting Kao, Chih-Hung Wang
    標誌性建築是意象塑造和認同凝聚的場所,晚近更是地區發展推力。本文以地方鐵路車站案例及設計治理觀點,補充了學界聚焦全球城市和資本力量的標誌性建築文獻。作者以「花東線鐵路整體服務效能提升計畫」車站改建為例,分析次級文獻、從事實地觀察,訪談關鍵人物,探討原以工程為先的臺鐵,如何由建築師為中介而強化美學意識,但各車站執行狀況大異其趣。車站改建計畫鑲嵌於後山觀光發展、公共工程體制、建築專業實作、地方政府策略,以及地方社群培力之間,並以多層次的設計治理來實現,彰顯了公共空間設計的社會性。
  • Item
    應用手機信令軌跡資料推估通勤道路之時空地震災害風險
    (地理學系, 2021-12-??) 陳彥儒; 張家浚; 張國楨; Yan-Ru Chen, Jia-Jun Chang, Kuo-Chen Chang
    臺灣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地震、颱風等自然災害頻傳。統計自民國 47 年至 108 年為止,平均每年發生 3.6 次颱風,地震為 0.5 次。儘管地震發生次數較少,但平均每次所造成的社會經濟損失卻最為慘重。身處如此的環境之中,更是突顯了災害風險評估的重要性。在評估災害風險時,往往忽略了風險的時間動態特性,無法在更細緻的時空尺度上提供災害防救決策。風險評估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元素是暴露度,人流適合作為道路上暴露度的指標,於災害風險評估時,動態的因素如人流是影響暴露度最主要的變數,所產出之時空風險地圖於平時便能提升該地居民的風險知覺,也可幫助救災人員於事前制定應變措施,而手機信令資料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取得真實的人口動態暴露數據。本研究藉由此數據在風險評估中加入人口移動的時空動態特性,研究區設定為高雄市內,切分不同的時間區段,藉此挖掘並觀察通勤道路的地震災害風險時空模式,改善以往假定靜態災害風險的不足。研究成果顯示:道路暴露度與風險值皆由 06:00 急遽上升,12:00 稍趨緩,直到接近 17:00 時再度上升並達到最高值,隨後逐漸下降至隔日凌晨。空間分布則是以中正路、中山路、國道 10 號為主要風險高峰道路。道路的風險時空分布以新興熱點分析後得知,凌晨至通勤尖峰與中午至通勤尖峰這兩個時段呈現較高風險熱點強度,但時間趨勢上前者熱點較晚出現,後者熱點則是逐步增強。災害風險的時空模式探勘結果,能夠在減災階段上提升風險知覺;在整備階段,能夠協助兵棋推演腳本的擬定、並且以更細緻的時空尺度規劃設備物資的調度、以及交通的規劃,增強地方的災害應對能力。
  • Item
    受刑人的經驗與生活空間:以嘉義監獄為例
    (地理學系, 2021-12-??) 許彥民; 洪富峰; Yen-Min Hsu, Fu-Feng Hung
    傅柯(Foucault)探討權力的演進如何透過規訓空間實現。監獄裡的受刑人背景複雜多樣,監獄牆內的社會空間,儼然是另一座城市社會運作的縮影。將監獄作為一項空間課題時,藉由地理學視野討論監獄內部空間運作與權力互動的關係。當前監獄地理(carceral geography)在國內地理學術界討論較為缺乏,國外人文地理學者,將監獄課題從分布、選址的議題,轉向關注監獄空間與受刑人口對於政治、經濟與社會活動的影響。本研究以六位法務部矯正署嘉義監獄在監收容人為訪談對象,採用質性半結構訪談法,訪談內容大致分為:囚犯的個人背景、監獄的第一印象、監獄的課程、受刑人的日常活動、監獄內對水的控制、同學之間互動交流情形,以及工廠的作息等。重新審視 Foucault 對於監獄規訓空間的運作方式;試圖操作 Gill 所提出「監獄迴路」監獄地理學的研究新課題;最後回應列斐伏爾(Lefebvre)所提的空間三元辯證關係,嘗試透過監獄空間與受刑人的日常活動進行展演,綜合上述研究結果,回應本研究之核心發問,監獄對於受刑者而言是「地方」,一個情感之所繫之空間。
  • Item
    地質公園的地質保育:從地質多樣性談起
    (地理學系, 2021-08-??) 紀權窅; Chuan-Yao Chi
    設立地質公園是近年國際上推動地質保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國在2016 年也將地質公園納入《文化資產保存法》中的自然資產項目。地質公園是以保育特殊的地質遺跡為出發點,透過保護、教育及永續發展的整全概念進行經營管理。地質保育做為其核心價值,重點在於保育、應用及促進人們對於地質多樣性(geodiversity)價值的認知,因此理解地質多樣性的內涵將有助於推動地質公園的政策。地質多樣性是以生物多樣性的概念為類比,定義為地質的(岩石、礦物、化石)、地形的(地形、地貌、物理營力)、土壤的以及水文的自然條件範圍,其分類與評估方法近年也逐漸發展,從單純的科學價值的論述、結合文化與美學的價值、定性與定量方法的建立,到結合生態系統服務的概念,以至地質保育的實務應用到保護區經營管理、地質公園推動、襲產保存、永續發展、地質旅遊等面向。國內長期推動的地景保育(landscape conservation)與國際間所談的地質保育(geoconservation)定義上有所不同,地景保育的觀點兼顧地景中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的影響,而地質保育的觀點是以保育地質遺跡為核心,擴展到生態及文化的保育。本研究認為無論是地景保育或是地質保育的觀點,地質公園的評估與規劃都應回歸到地質多樣性的討論基礎,才貼近UNESCO 世界地質公園的基準,也能與國際的地質公園更深入的對話。
  • Item
    自然解方於荷蘭海岸沙丘應用之評析與台灣本土適用之課題
    (地理學系, 2021-12-??) 安薇娜; 林宗儀; Viola Marcia van Onselen, Tsung-Yi Lin
    全球海岸環境因人為活動和自然變遷的壓力而逐漸惡化,土地利用變遷、海岸侵蝕、海水面上升、污染等等因素,都使這些退化的環境變得相對脆弱,也提高了災難發生的風險。在面對這些挑戰的各種對策中,「自然解方」因為它的高度適用性及諸多好處而受到全球越來越多的關注。海岸沙丘是海岸防護的天然屏障,在思考對應海水面上升及海岸侵蝕的挑戰時,常比傳統的硬性工程措施,更加適合應用「自然解方」來減輕災害風險。本研究評析幾個在荷蘭海岸沙丘應用「自然解方」的實作案例,收集其相關的環境管理策略,討論其過程與成效,並將這些經驗教訓提供臺灣海岸本土適用之參考。雖然荷蘭海岸線在過去大部分已受到沙丘與不同軟性工法的保護,現今則更重視與自然協作。在這些應用「自然解方」的專案計畫中,減少人為的介入,明顯地促進了生物多樣性的發展,也加快了環境的恢復。臺灣和荷蘭一樣,相當倚賴海洋資源,海岸環境的多樣性高,並擁有許多獨特的棲地環境,但海岸地區同樣也面臨許多如海岸侵蝕的威脅。過去針對海岸侵蝕的對應策略以硬性工法為主,較少從生態面向來思考,而海岸管理也因事權分散而導致缺乏綜合管理,所以臺灣迄今尚無任何地區以自然生態系統管理面向,來研究軟性工法或探究如何降低災害風險。但以 2020 年 6 月新成立的桃園草漯沙丘地質公園為例,可以發現人們對於以設置地質公園方式來保育沙丘、降低災害風險,或透過可持續管理來加強沙丘生態系統等作為,已愈感興趣。現在這個地方級地質公園仍保存著脆弱的沙丘環境和大約八公里的活動海岸線,應該是一個可以適用「自然解方」的地區。
  • Item
    從空間符號觀點探討文創園區之行銷策略:以華山文創園區為例
    (地理學系, 2021-08-??) 張峻嘉; 王慧芳; Chun-Chia Chang, Huei-Fang Wang
    本研究試圖從符號學的角度對「華山文創園區」進行詮釋。首先運用皮爾斯的符號理論闡釋空間在面對歷史變化的過程中背後的意涵為何;其次再根據巴特的意義分析系統模式,將研究執行中所觀察到的現象、訪談內容及相關理論文獻逐一分析,歸納出符號建構的空間氛圍,並討論其從純空間使用功能轉換為具符號意義的空間存在價值;最後藉由品牌符號與行銷之理論,來統合園區空間的行銷邏輯策略,且運用新顧客體驗路徑「5A 架構」,進行實地訪察並檢證其成效。綜合以上,具體研究成果如下三點:1. 「台北酒工場」或「臺北酒廠」的符號演進大致由官方力量主導,其所承載的客觀「功能性」符號轉化為具情感投射的主觀「文化性」符號:「華山文創園區」。2. 「華山文創園區」透過逐年積累的文化成果而得到具意義的象徵符號為富含「歷史文化韻味的創意品味空間」。3. 「華山文創園區」的行銷邏輯為借助本身的獨特歷史條件優勢和將舊有建築結合新時代潮流來創造各種新鮮的時下話題。
  • Item
    臺灣私設鐵道與日本各殖民地之比較:以私設鐵道補助為探討中心
    (地理學系, 2021-08-??) 張家端; 洪致文; Chia-Tuan Chang, Chih-wen Hung
    日本在二戰前為了促進各地地方交通發展,於本土及殖民地(外地)均施行了私設/地方鐵道補助法,以推動與維持私設鐵道的發展與經營。以往雖多有針對臺灣私設鐵道的研究,但與日本各殖民地比較下,臺灣的特色究竟為何?這點則未被詳加討論。為此,本研究從地方交通為著眼點出發,研究日本各外地之私設鐵道地方交通網,以及為了促成或維持該交通網而訂定之私設鐵道補助法;以臺灣私設鐵道及補助法為中心,比較當時各殖民地,即朝鮮、樺太、南洋及滿洲(關東州與「滿洲國」)之私設鐵道,以及各自針對私設鐵道之補助概況。經過研究後發現,除了南洋不存在客運營業鐵道外,諸外地僅有臺灣大部分的地方交通在沒有私設鐵道補助的後盾下,自發形成綿密的路網,並可自給自足、維持經營,而這主要歸功於由製糖會社兼營之糖鐵營業線;至於朝鮮與樺太則透過補助以鼓勵並維持私設鐵道網的開展與經營;而滿洲則即便在補助的後盾下,私設鐵道仍然無法蓬勃發展。
  • Item
    社區基礎設施化:新北市新店區花園新城供水爭議
    (地理學系, 2021-08-??) 李蔚; 王志弘; Wei Li, Chih-Hung Wang
    基礎設施中介且重組了人與自然的關係。社區必須有適當的基礎設施,方能形成合宜的生活環境,否則可能引發爭取基礎設施的行動,社區也在此過程中分裂或凝聚。作者以「社區基礎設施化」概念來探討相關過程,並以花園新城開發及供水爭議為例,運用次級資料分析及關鍵人物訪談,勾勒社區通過供水問題而動員的始末。研究發現,由於坡地開發缺乏自來水供應,加以建設公司營運不善而難以有效管理,供水成為社區動員的議題。從簡易自來水系統到正式自來水系統的轉換,不僅涉及社區內部行動者的論述宣揚與共識凝聚,也須捲動外部政治資源和治理機制,以及部署管線和蓄水池等科技物。然而,以基礎設施來改造自然、也改變社區的歷程,引發了權利意識、土地權屬、公劃界,以及治理權責等爭論。這顯示山坡地社區的基礎設施化並非一蹴可幾,而是複雜的多重自然、科技物、行動者及制度互構的過程。
  • Item
    茶油的社會生命之探討—以臺灣北部地區為例
    (地理學系, 2021-12-??) 謝偉民; 譚鴻仁; Wei-Ming Hsieh, Hung-Jen Tan
    臺灣茶油的意涵,常常隨著政治經濟氛圍而轉變。本文透過阿帕杜萊(Arjun Appadurai)之物的 生命史觀點,探討茶油的社會生命轉型,以突顯茶油的「物的社會生命」。在後現代消費文化與全球經濟的帶動下,各個時期茶油產品的使用價值不停演化,展現出歷史發展的原始軌跡。不同消費符號的現象,可由消費者意識與市場偏好來解釋,同時也影響著農產品產銷治理。本文透過茶油的物性轉變、本真性、符號價值、品質治理,以及對抗全球化等過程,發現臺灣茶油的社會生命史可分為三個時期。每個時期有各自在政治經濟作用力影響,傳統茶油產銷模式與產品角色,以及符號意義與物性變化。這些作用提高不同產銷網絡的產品品質,提升其產品價值,促進將來產業發展提供指引方向。
  • Item
    應用網格化雨量資料建立臺灣各流域年尺度之雨量─流量關係
    (地理學系, 2021-12-??) 邱繼成; 林冠州; 李宗祐; 王文誠; Chi-Cheng Chiu, Guan-Zhou Lin, Tsung-Yu Lee, Wen-Cheng Wang
    雨量轉換成河川流量的比例決定了直接可利用水資源量,然而卻鮮少研究全面性地針對全臺灣的集水區瞭解其雨量─流量關係,河川流量是區域發展的核心資源,其量化為評估區域水資源永續利用之必要步驟。本研究利用TCCIP公告的全臺灣雨量網格資料及水利署與臺灣電力公司所提供的流量資料,選定107個集水區分析其自1960年至2017年間平均年雨量、年流量、年逕流係數、年實際蒸發散的空間分佈及歷年之變化趨勢,並建立107個集水區年時間尺度之雨量─流量線性關係式(年流量=a × 年雨量+b),做為河川流量水資源估計的基礎工具。結果顯示,全臺灣各集水區年流量在空間及時間上無顯著變化趨勢,然對應流量資料之年雨量卻普遍呈上升趨勢,儘管未達統計顯著卻導致共有21個集水區的逕流係數達顯著下降的趨勢並主要集中在北區與南區,而逕流係數顯著上升的區域則集中於中區及東區;所有集水區的雨量與流量均呈現非常好的線性關係且達到顯著,R2值大於0.7的測站數高達71個;集水區間a、b值的差異及實際蒸發散的估計無空間分佈特性,且有25集水區的年流量大於年雨量,其原因待查。但不管其發生的原因為何,發生的原因均持續地且系統性地影響著雨流關係,顯示良好的雨量關係式仍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 Item
    亡者的文化迴響:臺灣爭議性墓葬襲產化的空間政治
    (地理學系, 2021-08-??) 賴子儀; 王志弘; Zih-Yi Lai, Chih-Hung Wang
    墓葬是紀念構造物,埋葬亡者以慰生人,但也承載了多樣意義,迴盪著文化聲響。本文探討臺灣近年的墓葬保存運動,考察襲產化如何成為連結歷史記憶、文化價值和當代生活的策略,同時激起重塑亡者地景的空間政治。作者首先概述臺灣墓葬襲產價值,自中華國族、名人士紳,以迄轉型正義和常民歷史的轉變。民主化趨勢下,墓葬襲產不再由國家與權貴壟斷,邊緣社群也漸獲肯認。作者接著以臺北六張犁「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墓園」、雲林西螺「大承墓園」、高雄「覆鼎金公墓」,以及臺南「南山公墓」為例,探討其爭取襲產地位的不同論述。研究發現,賦予亡者政治意義的論述,涉及國族與轉型正義敘事的競逐,常民墓葬地景的文史價值宣稱,則牽涉城郊公墓作為都市擴張用地的爭議。作者主張,爭議性墓葬的襲產化是一種正當化機制,將特定亡者和墓葬基礎設施轉化為迴盪不同價值的文化地景。墓葬襲產化蘊含的各種張力,促使襲產成為文化抵抗場域,體現了保存與紀念的政治性。再者,不同案例呈現了墓葬基礎設施的不同轉化模式,而文化基礎設化的串接效應,則呈現了墓葬襲產化的可能出路。
  • Item
    食物沙漠回顧與臺灣個案初探:臺北市生鮮食物可及性的空間分析
    (地理學系, 2019-11-??) 郭乃文; 李崇恩; Nae-Wen Kuo, Chong-En Li
    「食物沙漠」一詞是指居民無法購買或負擔不起生鮮食物的地區,往往會對弱勢族群帶來生理與心理上的負面影響,是社會排斥的一種方式,引起包括歐美、日本等已開發國家重視,然而臺灣這方面的論文卻不多,因此本文提出食物沙漠問題的回顧,並以臺北市為例進行食物沙漠初探。本研究分別繪製生鮮食物可及性地圖,以及依照人口年齡結構加權而成的生鮮食物可及性指數(FFAI)地圖,發現臺北市生鮮食物可及性低落的地區出現在陽明山區、南港山區、文山山區、洲美地區、社子島、關渡平原、都市內部零星地區等,其中後三個地方特別需要政府關注,因為那裡相較於山區來說人口更多,且導致士林區與北投區有約一成的人口居住在FFAI = 0(即1,000 公尺以內都沒有生鮮食物商店)的環境中;另一方面,獨居老人高度聚居在食物綠洲所在的萬華區,他們卻普遍具有營養條件不良的特質,這應可歸因於其他因素,亟需後續研究深入探討。
  • Item
    淨爐儀式之田調與解讀:以臺北普安堂法教團為例
    (地理學系, 2019-11-??) 林鍵璋; Chien-Chang Lin
    臺灣民間信仰承襲部分中國閩粵漢人風俗,其中民間信仰的儀式派系眾多,且也淵源流長,在臺灣民間信仰中屬於法教儀式系統的,其派系數量龐大、分布也十分廣泛。本文研究以田野調查之文獻分析、觀察、訪問以及對研究資料的歸納分析,試圖理解臺北普安堂法教團,在七月前夕對焚化爐淨化科儀,其儀式空間的建構究竟如何?特別是儀式所扮演的重要性,並藉由各項資料分析該儀式在祭祀空間的特性。本文了解到法教透過請神、淨穢與內外的空間概念舉行儀式,在這樣新興概念的儀式中,普安堂法教團進行傳統儀式的現代詮釋與建構,當然儀式的建構有其空間關係、功能及目的,其宗教儀式目的不外乎滿足信眾的身心靈需求。法教的儀式空間建構,是透過本身自我內在與對外的想法,進行「境與境域觀」的儀式上的空間概念詮釋,研究成果如下:其一,法教的儀式是透過反覆請神「儀式」、「淨穢」與區分「內、外」來建構而成;其二,在法教儀式中可以發現傳統空間的建構概念;其三,就儀式的空間分析,通常儀式也反映出傳統社會中的「內、外」關係。儀式空間中「境」概念的建構,配合臺北普安堂法教團「淨爐」科儀來做探討,並將科儀中的儀式空間類型與作用做詮釋,儀式中須透過「教育」及「定義」,賦予儀式深層的價值意義,儀式空間內的祭祀與方法產生了「境內、境外」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創造出內外且不同於日常的內外「空間∕場域」。「儀式空間」中的內外意涵與所賦含的深度,人類在生活的軌跡中創造發明,這些經過安排的儀式,進入人們心靈體現的動作,在此特定動作的空間就成為了「儀式空間」,而參與其中的法師、人們都各自扮演各自的角色,且佔據其特定的位置。這些人是被安排到儀式的,且被進入在這個「境內、境外」的「儀式空間」內的自我位置。每個大科儀中,也包含許多小的科儀,這些科儀須禮請某些神明及其儀式空間概念,政府想要透過這些科儀達到清淨的作用,來安撫常民的內心,將塵世的處事規則融入在靈界的觀念之中,這樣的觀念在現今的社會也留存著,這也說明時空不管再怎麼變遷,人的心靈如果無法充實,就必須透過儀式與紙錢來排解的心情,這與漢人在民間的生活十分相應,因為在人世間也到處充滿著「轉化」與「生活適應」的概念,這樣的儀式也充分顯示出民間信仰的「世俗性」與「適應性」。
  • Item
    亞熱帶地區高山溪流溶解性有機碳的輸出量以及在全球氣候變遷下的意涵
    (地理學系, 2019-11-??) 李宗祐; 李俐槿; 黃誌川; Franz Zehetnerd; Tsung-Yu Lee, Li-Chin Lee, Jr-Chuan Huang, Franz Zehetner
    臺灣高山溪流在陸地輸送有機碳至海洋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大部分的研究把重點放在顆粒性有機碳的輸出而鮮少探討溶解性有機碳的輸出。本研究以三條鄰近的臺灣高山溪流為例,計算其近十年溶解性有機碳輸出量,強調臺灣高山溪流在溶解性有機碳輸出的重要性及在全球暖化下可能的後果。結果顯示,儘管研究溪流的平均溶解性有機碳濃度(<1.0 mg L-1)排名在世界所有觀測河川的後1%,但其單面積的產出量(~30 kg ha-1 y-1)排名於前30%;溼季的平均濃度比乾季濃度高30%與溫度呈正相關,且溶解性有機碳的濃度在颱風時期達最高,最高可達平均濃度的5 倍。全年約有60%的有機碳輸出發生於溼季,但儘管每年受颱風影響的時間很短(約3%的觀測時間),颱風期間的貢獻達全年輸出量的29.5±13.8%。我們發現,高溫及颱風事件為臺灣高山溪流溶解性有機碳輸出的重要驅動力,全球暖化的影響下的增溫及增強的颱風,將提高河水中溶解性有機碳的濃度及陸地輸出溶解性有機碳至海洋的速度。
  • Item
    越南中部之森林保護的利益分享機制及生計:兩個原住民社群團體的觀察研究
    (地理學系, 2019-11-??) 莫家俊; Mucahid Mustafa Bayrak
    森林退化、貧窮與森林保育之間的關係一直不清楚。本研究選定越南中部的Huong Hiep 及ThuongNhat,目標為找出利益分享機制(BSM),森林保育與對原住民社群權力下放的影響。研究方法為永續生計法並將生計影響細分為金融,自然,物理,社會,文化與人力資本;這些資本之間相互影響並且不斷變動。本研究進行家庭生計問卷(n=85),半結構式訪談,並有家庭及其他利害關係人的焦點團體討論。研究期間為2013 與2014 年的夏天,為期共四個月。Thuong Nhat 的BSM 與社區林業計畫充分發展;Huong Hiep 則仍在發展中。由於各個家庭森林巡護的費用相對較低,因此BSM 經濟影響極小。另一方面,BSM 加劇Huong Hiep 所得不均,因為只有部分選定的菁英家庭能夠得到森林保育的經濟利益。BSM 和權力下放讓Thuong Nhat 的原住民能夠透過所謂社群Red Books 的方式合法擁有社群森林土地。Thuong Nhat 的家庭能在他們的森林收取非木材林產品(NTFPs)並砍樹蓋房。BSM和森林保育強化政府在社群森林使用的影響。這也破壞了傳統森林分類並禁止遊墾農業。由於BSM與社區林業,傳統機構與森林分類與生計對Thuong Nhat 的影響大幅降低。然而,Huong Hiep 的家庭仍沿用傳統方式管理森林。最後,本研究找出影響BSM 在越南成功與失敗的內在與外在因素。這些因素包括:家庭生計的多元發展能力、社群和傳統機構的參與、土地運用和信用貸款、人力與社會資本的累積、復原能力的增加。
  • Item
    閩南族群之他稱族名「Hoklo∕Hohlo」的漢字名書寫形式與變遷:從歷史文獻與地圖地名的檢索來分析
    (地理學系, 2019-11-??) 韋煙灶; 李易修; Yen-Tsao Wei, Yi-Hsiu Lee
    本文從文獻檢索與地圖地名兩個面向切入,希望發掘指稱閩南族群之他稱族名Hoklo / Hohlo 漢字名(河老、貉獠∕䝤、貉老、鶴老∕佬、學老∕佬、福老∕佬、河洛)用詞的起源、變遷、使用年代與頻率,發掘更有力的論證,以突破過去在這方面議題探討的視野侷限性。研究發現,這些稱呼似乎都是來自以音套字(音名),且很可能來自客家族群對閩南族群的他稱用法。這些「地圖地名」只出現在廣東,不見於臺、閩。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學老」地名;其次為「鶴老」,未見「河老」與「河洛」地名。「Hoklo / Hohlo」的漢字名中,最早出現的是河老與貉獠,貉老與鶴老可能稍晚一些;再來為學老,再次為福老。鶴佬、學佬與福佬出現最晚,廣泛被認知應在19 世紀末到20 世紀初。本文推測新竹地區閩南人的「Hohlo lang」自稱用法,應是受粵東移民裔用法的影響。及至今日,「Hohlo」(音名)與「福佬」(漢字名)已經成為臺灣閩南族群的慣用稱呼了。
  • Item
    深度學習影像分類應用於福衛二號衛星影像之崩塌地自動判釋
    (地理學系, 2019-11-??) 蔡詠名; 張國楨; 陳俊愷; 周學政; Yung-Ming Tsai, Kuo-Chen Chang, Chun-Kai Chen, Hseuh-Cheng Chou
    臺灣易遭受各種自然災害侵襲,如地震或颱風。山區容易發生崩塌,造成生命財產安全的損害。使用遙測技術監測崩塌地的發生是政府機關的年度任務。然而,這個任務暨需求大量人力,且花費許多時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研究提出應用深度學習進行全自動化衛星影像崩塌地分類的方法,以獲得更準確並可靠的分類結果。所採用之分類模型是基於U-Net 卷積類神經網路,以CNTK 深度學習工具進行開發。此模型以一對衛星影像與地真資料做為模型輸入,輸出預測的分類結果。使用多對福衛二號影像與地真資料進行模型訓練。地真資料共分五類:植被、河床、崩塌地、水體與其他地物類別。為了更準確分辨崩塌地與其他易混淆類別如河床與農地,衛星影像中加入坡度圖層做為分類資訊。本研究所產出的分類模型相當可靠,能夠清楚從衛星影像上判釋崩塌地。模型本身可以重複使用,而且過程完全自動化,並可改善崩塌地監測與繪製崩塌地目錄的工作流程,對環境災害監測與災害潛勢繪製將有所助益。
  • Item
    家在臺北:香港專業移民在大臺北都會區的生活印記
    (地理學系, 2017-05-??) 姜蘭虹; 黃子健; Lan-hung Nora Chiang, Zee Ken Christopher Wong
    臺灣近年來的移民研究主要著重在因婚姻(來自中國大陸與東南亞的女性配偶)或工作(受雇於跨國企業的專業人士或非技術外籍勞工)而來臺的外籍人士。相較之下,雖然「移民臺灣」是臺港新聞中常見的議題,卻未曾受到學術界關注。本文將焦點集中在過去50 年間,香港人移民臺灣之後的生活。本文採用質性研究方法, 透過對38 位受訪者(年齡約在39 至77 歲之間,主要是1950 至2002 來臺,大部份都有大學以上學歷)的深入訪談得知,他們都在不同的專業領域發揮所長,順利在臺定居。有些受訪者更受惠於當時的僑生政策,不但在臺灣接受高等教育,學成後,更在相關領域從事教研工作。雖然臺港兩地同屬華人社會,臺灣若干語言和社會文化(例如閩南語以及父權價值觀)仍對某些受訪者(尤其是活躍於職場的女性)帶來困擾。不過,他們一般都認為臺灣人都熱情有禮、樂於助人,也指出香港移民對臺灣的經濟與社會發展貢獻良多。因此大部分受訪者與當地人互動良好,也無意返回香港定居,並且會推薦香港人移民臺灣。
  • Item
    經建版地形圖和像片基本圖在濱線繪製上的應用與限制
    (地理學系, 2010-11-??) 沈淑敏; 陳映璇
    臺灣近一百年來累積豐富圖像資料,但因並非針對海岸環境而製作,應用於海岸濱線變遷研究時,有必要了解各式圖資及所標示之海陸界線的特性。本文以經建版地形圖、像片基本圖套色版及單色版作為研究對象,探討應用這類圖資進行濱線繪圖(shoreline mapping)的限制與可應用性。經由疊圖分析發現,經建版地形圖水涯線常為綜合數年標稿、編稿結果;像片基本圖套色版在不同圖幅、出版年代之水涯線的繪製時,有判定標準不同的狀況,這可能是因為缺乏明確繪圖規範,以及繪圖者不熟悉濱線變動性的緣故。因此,為提高各作業人員判釋濱線的一致性,未來有必要給予海岸作用和地形特徵判釋訓練。像片基本圖單色版以航照影像為底圖,理論上,研究者可自行判釋各類濱線指標。但配合歷年航照拍攝資料及比對現場測量剖面,發現由於航照拍攝作業時,不會特別考慮潮汐、風浪等狀況,大幅增加分析和解讀濱線變遷資料的難度。綜而言之,國內圖資大多是為了調查及經營陸地資源而生產的「陸圖」,並非針對海岸區域測量及繪圖,在使用之前,應評估既存圖資的特性,並選定適宜的濱線指標。本文也建議,政府應盡快建立以海岸監測為目的之濱線繪圖規範,通盤考量新興影像、技術和各式既存圖資的特性,選定通用且合宜的濱線指標和作業流程,以建置可長可久的濱線變遷資料庫,並盡可能回溯和正確解讀海岸環境變遷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