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

Browse

Recent Submissions

Now showing 1 - 5 of 395
  • Item
    技術型高中學生的媽寶行為覺知、學業成就動機與手機成癮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21-12-??) 洪榮昭 ; 葉貞妮 ; 葉建宏 ; 王志美 ; 崔鈺婷 ; Jon-Chao Hong, Jhen-Ni Ye, Jian-Hong Ye, Chih-Mei Wang, Yu-Ting Cui
    隨著行動網路普及,人與人之間的通訊變得更加便利,也造成人們高度依賴手機。然而,手機使用失去控制已對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如成癮等。孩子的行為控制經常依賴於父母教養方式,尤其是華人父母在教養孩子方面與歐美國家的父母相比,會更加關注地自己的子女。這代表華人父母更關注於孩子的學業和生活,並形成更多按照父母親意志且欠缺獨立思考的媽寶,這將可能激起或停止孩子的手機成癮問題。本研究針對技術型高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有效問卷共290份,並對數據進行結構方程模式的驗證性因素分析。本研究採用生態系統理論,由AMOS 20建模,並從數據分析的結果進行分析。本研究發現:一、生活媽寶行為覺知與課業媽寶行為覺知對學業成就動機呈現負向影響;二、學業成就動機對手機成癮呈現負向影響;三、生活媽寶行為覺知與課業媽寶行為覺知對手機成癮呈現正向影響;四、生活媽寶行為覺知與課業媽寶行為覺知經由學業成就動機對手機成癮有正向的間接影響。研究結果證明,過分依賴父母的技術型高中學生有較低的學業成就動機,並無法控制手機的使用,因此造成手機成癮。換言之,父母應避免過多的日常生活與學業控制,以減少孩子手機使用的需求性。
  • Item
    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高職生創造思考能力之效果與團體歷程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21-09-??) 陳秀玲 ; 黃博聖 ; 蘇筑筠 ; Hsiu-Ling Chen, Po-Sheng Huang, Chu-Yun Su
    Teaching students the ability to think creatively can improve a country's continuity and prosperity. However how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creative thinking can be efficiently applied remains unclear.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 of a 9-week creativity curriculum on the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of students in an engineering program at a vocational high school. A nonequivalent,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was employed. A total of 85 students were assigned 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of 41 or a control group of 44.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co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ll aspects of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namely, fluency, flexibility, originality, and elaboration. The creative thinking curriculum yielded positive results; the emergent themes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included: (1) curriculum characteristics, (2) group dynamics, and (3) constraining conditions. The results imply that this 9-week creativity curriculum is efficient and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future research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or creative thinking.
  • Item
    臺灣青少年毒品犯罪率之數量分析—家庭結構與娛樂因素之影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21-12-??) 梁文馨 ; 黃麗璇 ; Wen-Hsin Liang, Li-Hsuan Huang
    本研究以「警政統計查詢網」2002~2018年縣市別逐年的總合毒品犯罪率資料,分析12~23歲毒品犯罪問題並著重家庭結構與娛樂因素之影響。實證上採面板數據固定效果模型,修正可能的估計偏誤、以兩階段最小平方法修正內生性問題,並根據結果提出可供教育現場擬訂毒品防制參考之政策,以降低學生毒品成癮問題。實證結果發現,此年齡人口占比與縣市毒品犯罪率、毒品犯罪級數均有關。其他條件均相同下,12~17歲、18~23歲人口占比分別與一級毒品犯罪率以及二、三級毒品犯罪率呈正相關。12~23歲毒品犯罪行為與特殊家庭結構有關,尤其是單親家庭;與隔代教養家庭的關係較低,且視年齡別與毒品級數而定。娛樂業家數雖與18~23歲毒品犯罪有關,然關係不大;完成大學教育與緝毒的嚇阻效果對降低青年毒品犯罪率的效果很高;家庭可支配所得與12~17歲少年(女)三級毒品犯罪率亦具正相關。本研究提出幾個政策建議之核心為:針對年齡層設定與調整毒品防制重點與方法,例如除國中與小學,也應加強關注高中職與大專校院學生單親與隔代教養之情況、追蹤瞭解高中職與大學學生休學及退學的高危險群、提高鄰近高中職及大學校院娛樂場所(特別是三級毒品)之查緝與查緝頻率,以及留意家庭收入較高家庭12~17歲學生的身心狀況與異常行為。
  • Item
    中小學教師換證制度之研究:體系內涵、遭遇阻力與配套措施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21-09-??) 吳清山 ; 王令宜 ; 林雍智 ; Ching-Shan Wu, Ling-Yi Wang, Yung-Chih Lin
    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與教育品質的保障息息相關,因此也成為國際重視的重要議題,透過實施教師換證制度,定期更新教師所需之專業知識,不但有助於教師提升專業能力,也能獲得社會各界信任。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小學教師換證制度之內涵、可能遭遇阻力及配套措施,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方法,以學者專家、教育行政人員及學校教育人員為對象進行研究。本研究結論包含:一、換證能夠有效增進教師專業知能、維持專業水準和確保教學品質;二、換證週期以10年為最合適;三、換證採計條件以研習進修時數占多數;四、免除換證條件以獲得政府或民間團體舉辦之全國性特殊優良教師獎占多數;五、延緩證照更新條件,贊成換證期間內因生產、育嬰、侍親等事由辦理留職停薪者占多數;六、主政核發單位,贊成教育部者占多數;七、換證辦理單位贊成地方政府研習機構者占多數;八、推動換證遭遇之阻力,最主要為缺乏法源依據;九、推動換證之配套措施,主要為將換證明定於《教師法》內,取得法源依據。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再提出若干建議,供規劃及推動中小學教師換證體系之參考。
  • Item
    南向政策下之跨境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評估:以五所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21-09-??) 陳慧蓉 ; 李玲惠 ; Karen Hui-Jung Chen, Lin-Hui Lee
    新南向政策下,我國致力於和東南亞國家協會等國的雙邊人才交流與培育,其中馬來西亞與我國交流尤其密切。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雖然致力於師資專業化,但仍有改善空間,因此我國師資培育大學逐步與獨立中學合作,培育馬來西亞師資。然而,我國師資培育系統著重於培育臺灣背景的教師,以符合義務教育的需求。要如何走出地方性,有效協助跨境教師所需要的教師專業知能並確保品質,是一大挑戰。本研究以實徵研究方法探討馬來西亞僑生在我國大學畢業後返回獨中任教,或是曾經接受我國培訓的獨中教師,其教師專業知能的需求情形。本研究以問卷、晤談及焦點座談等方法蒐集資料,並結合重要性—表現分析法與差距分析進行資料解析,以增加精確性。結果發現,獨中教師的專業成長需求受到環境與時間因素的影響。由於國家情境脈絡不同,馬來西亞當地與跨境學歷的教師需求有所差異;五所學校中有兩所學校的脈絡較為特殊,需求也不相同;而華文教師與其他科目教師不同,對於教學策略的需求較低。在時間與環境(個人、學校環境及國家脈絡)的影響下,教師因特有的脈絡而有不同的專業成長需求。本研究結果可提供各師資培育大學作為課程調整與規劃之參考,以及國家南向教育政策評估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