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1

本系前身為民國35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4年制體育科,為臺灣第一個專門培育體育師資之科系。民國37年改制為體育學系;民國43年擴充編制,成立體育衛生教育學系,下設體育學組與衛生教育學組,同時培育體育與衛生教育專業人才。民國48年,體育學組回復體育學系名稱,自民國54年起招收學生,並開始接受運動績優學生保送進入本系就讀,提供運動表現優秀選手升學機會。民國59年成立國內第一所體育系碩士班,民國79年首創國內第一所博士班,開始在國內培育體育最高學歷專業人才。

民國90年8月運動與休閒學院成立,下設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現更名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體育學系及新成立的運動競技學系,體育學系自此脫離教育學院。配合本校由師資培育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本系除過去著重師資培育外,也擴展至培養體育運動產業人才、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及體育運動行政管理人才。為呼應國際學術社群之共識,符應學系實際發展現況,並展現學系在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企圖,本系於民國110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保留原有體育師資培育的元素外,加上人文與自然領域之運動科學內涵,接軌目前學系實際發展方向,並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

本系70多年來為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師資培育奠定紥實且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石,未來發展目標在於藉由教學、研究與服務,達成傳播、擴展與應用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培育優質體育與運動相關的專業人員與領導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不同活化後增能作用對國中划船選手測功儀運動表現以及肌肉氧飽和濃度之影響
    (2021) 李佳茹; LEE, Chia-Ju
    目的:探討不同活化後增能作用對國中划船選手室內划船成績表現以及肌肉氧飽和濃度之影響。方法:本研究共招募11名有划船經驗之國中男子選手 (身高:1.70 ± 0.08公尺,體重:61.3 ± 10.0公斤,年齡:14.4 ± 0.5歲),事先完成熟悉實驗,以隨機方式進行3種不同熱身處理後進行1,000-m的划船測功儀計時測驗,其中包含標準化的划船熱身,於划船測功儀上進行2分鐘,每分鐘20槳的熱身 (control, CON),標準化的划船熱身再加上5組5秒的最大等長的熱身 (isometric induced treatment, IMT) 或標準化熱身再加上5下1組的深跳 (plyometric induced treatment, PYT),每次測驗間間隔至少48小時。測驗期間,實驗參與者在右大腿股外側肌上配戴近紅外線光譜儀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 監測去氧血紅素 ([HHb]) 以及組織氧合指標 (TSI%)。以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3種不同熱身間運動表現的差異,以及運動2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NIRS的變項,當統計水準p< .05時,則以Bonferroni法進行事後比較。結果:進行IMT以及PYT熱身處理後,能夠顯著提升1,000公尺室內划船計時測驗中的前500公尺之分段時間 (CON處理 vs. IMT處理 vs. PYT處理,110.2 ± 5.1秒vs. 108.8 ± 4.9秒 vs. 106.9 ± 4.9秒,p = .006) 以及平均輸出功率 (CON處理 vs. IMT處理 vs. PYT處理,267 ± 46 W vs. 277 ± 39 W vs. 296 ± 46 W,p = .000)。此外,PYT處理的前500公尺之平均輸出功率也顯著高於IMT處理 (p = .020)。另一方面,PYT於1,000公尺全段平均輸出功率顯著高於IMT處理 (p = .005) 以及 CON處理 (p = .017)。然而,肌肉氧飽和度相關指標,在各處理間並未發現統計上的差異。結論:於標準化的划船熱身後加入最大等長以及增強式跳躍的熱身方式,可能可以提升輸出功率以及運動表現。
  • Item
    缺血預處理對蹲舉運動表現之影響
    (2018) 林珏生; Lin, Yu-Sheng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缺血預處理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C) 對於具規律阻力訓練經驗者的平行蹲舉 (parallel squat) 運動表現之影響。方法:本研究共招募12名成年男性 (年齡,23 ± 2歲;身高,176 ± 7公分;體重,76 ± 15公斤;蹲舉最大肌力,125 ± 42公斤)。每位受試者需先進行2次控制處理 (CON),然後,再依隨機交叉之方式接受LIPC處理 (local IPC,加壓220 mmHg) 與SHAM處理 (加壓20 mmHg),其中LIPC與SHAM包含進行4個循環的5分鐘缺血與5分鐘再灌流。實驗處理結束後,受試者需在測力板上進行4組平行蹲舉測驗,負荷設定為60% 1 RM (repetition maximum, RM),並於第4組蹲舉測驗中,要求受試者盡可能多地實施蹲舉運動至衰竭。結果:LIPC在蹲舉測驗時的反覆次數 (LIPC vs. SHAM vs. CON, 23 ± 5 vs. 20 ± 4 vs. 19 ± 4下, p = .001) 及運動量 (LIPC vs. SHAM vs. CON, 1627.2 ± 527.3 vs. 1456.7 ± 488.2 vs. 1341.3 ± 428.2公斤, p = .001),均明顯高於其他實驗處理。在平均力量輸出、最大發力率與瞬時發力率方面,LIPC皆明顯高於CON (p< .05)。此外,在蹲舉測驗過程中的肌肉氧飽和度、血乳酸與運動強度自覺分數,在各實驗處理之間均無顯著差異。結論:LIPC能促進具有阻力訓練經驗者的蹲舉運動表現,然而,LIPC不會改變衰竭性蹲舉運動時的運動肌群血流量與氧飽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