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1

本系前身為民國35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4年制體育科,為臺灣第一個專門培育體育師資之科系。民國37年改制為體育學系;民國43年擴充編制,成立體育衛生教育學系,下設體育學組與衛生教育學組,同時培育體育與衛生教育專業人才。民國48年,體育學組回復體育學系名稱,自民國54年起招收學生,並開始接受運動績優學生保送進入本系就讀,提供運動表現優秀選手升學機會。民國59年成立國內第一所體育系碩士班,民國79年首創國內第一所博士班,開始在國內培育體育最高學歷專業人才。

民國90年8月運動與休閒學院成立,下設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現更名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體育學系及新成立的運動競技學系,體育學系自此脫離教育學院。配合本校由師資培育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本系除過去著重師資培育外,也擴展至培養體育運動產業人才、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及體育運動行政管理人才。為呼應國際學術社群之共識,符應學系實際發展現況,並展現學系在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企圖,本系於民國110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保留原有體育師資培育的元素外,加上人文與自然領域之運動科學內涵,接軌目前學系實際發展方向,並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

本系70多年來為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師資培育奠定紥實且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石,未來發展目標在於藉由教學、研究與服務,達成傳播、擴展與應用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培育優質體育與運動相關的專業人員與領導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臺北地區桌球積分賽參與者知覺賽會服務品質、賽會價值與滿意度之研究
    (2011) 林立港; Lin li-g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2011年臺北地區桌球積分賽賽會服務品質與賽會價值對滿意度之影響關係。以2011年3月至5月期間以參與臺北地區桌球積分賽之參賽者為對象,透過問卷調查法發放450份,回收有效樣本388份,以瞭解臺北地區桌球積分賽參與者在賽會服務品質、賽會價值與滿意度之知覺現況,並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構方程模式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如下: 一、2011年臺北地區桌球積分賽參與者在身份背景中以男性、21~30歲、學歷在大專院校、曾參加過學校代表隊、參與積分賽次數達十次以上、參加目的為增加比賽經驗、收入在10,000元以下為多數,顯示參與積分賽族群多為男性學生忠實參賽者,且過去都有參與代表隊經驗。 二、2011年臺北地區桌球積分賽參與者在賽會服務品質與賽會價值之知覺評價介於「同意/非常同意」,屬中上之程度,顯示整體積分賽舉辦已有一定品質水準,而在滿意度部分介於「普通/滿意」之間,屬中等以上之程度,顯示仍然有進步提升空間。 三、不同人口背景變項之年齡、學歷、最高運動成就、職業、參賽主要目的以及每月收入會影響參與者之賽會服務品質。 四、不同人口背景變項之年齡、學歷、最高運動成就、職業、參賽主要目的以及每月收入會影響參與者之賽會知覺價值。 五、不同人口背景變項之年齡、學歷與最高運動成就會影響參與者賽會滿意度。 六、2011年臺北地區桌球積分賽參與者賽會服務品質、知覺價值對滿意度具解釋力。 依據上述結論,建議未來相關單位在舉辦桌球積分賽時,可以透過各舉辦單位合辦模式,來擴大積分賽規模,增加不同類型積分賽或獎金賽,提高賽會參與價值性;而在環境設施應提升專業與舒適性,做系統性規劃與執行,並透過多元行銷手法,將使積分賽更加蓬勃發展。
  • Item
    桌球國手與菜鳥選手的生命衝擊 — 一段運動生命故事的敘說
    (2009) 陳正高; Chen Cheng Kao
    研究者本身是一位桌球國手,投入桌球運動至今已有十七個年頭。曾經在國內外皆獲得不錯的成績,總以為憑藉自己的球技與經驗,傳承給下一代,一定可以培育許多優秀球員,成為一位不錯的教練。然而,事實並非如想像中順利。在真實的運動場域裡,我所帶領的球隊並非正統球隊,多是半路出家的業餘選手。因背景的不同,使菜鳥教練與菜鳥選手間產生碰撞,激發出許多出乎意料的火花。本文藉由書寫、敘說生命故事的方式,重新思維及檢視了自己的生命。回顧研究者本身的運動生命歷程和經驗故事,以及擔任教練時,跟選手間的互動、衝突及反省。從中找尋一套適合自己的訓練思維與方法,期望能對未來桌球界的學習者能有所貢獻。
  • Item
    不同回饋教學法及自我口語提示法對桌球正手殺球教學效果之研究
    (2007) 吳棨舜; Chi-Shun Wu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自我回饋教學法、他人回饋教學法、自我口語提示教學法等三種教學法間對桌球正手殺球教學效果之差異。此外,本研究同時探討三種不同教學法教學前後的教學效果之差異以及不同教學法教學後各組組間學習效果之交互關係。本研究以研究者原授課班級之三個高一班級為實驗班,共112位學生為研究對象,並以班級為單位,分成自我回饋教學組、他人回饋教學組及自我口語提示教學組等三組,進行為期三週的教學實驗,並於教學前、教學後實施桌球正手殺球測驗。將所得數據資料整理經統計分析後,獲得以下結論: 一、接受自我回饋教學、他人回饋教學與自我口語提示教學等三種教學 法的學生,桌球正手殺球技術評量皆有顯著的進步(P<.05)。 二、他人回饋教學法顯著的優於自我口語提示教學法(P<.05),也顯著的優於自我回饋教學法(P<.05)。 三、自我口語提示教學法也顯著的優於自我回饋教學法(P<.05)。 四、實驗結果顯示,三種教學法中,以他人回饋教學法最優,其次是自我口語提示教學法,最後是自我回饋教學法。 五、雖然研究者在教學前有計畫性的教導學生回饋訊息回收練習及回饋訊息應用練習流程(試作→ 觀察→ 比較→ 說出正誤→ 老師評語),但學生還是無法自我回收訊息及自我應用訊息來改進錯誤。
  • Item
    桌球直拍橫打與反手抽球之生物力學分析
    (2012) 沈郁杰; Yu-Chieh Shen
    本研究以生物力學的方法,分析八位直拍橫打與八位橫拍反手的選手抽球的擊球動作,並比較兩者在運動學參數上的差異。受試者以男子甲組桌球選手使用反手抽下旋及上旋球至直線及斜線兩落點,利用高速數位攝影機(VICON MX-13+)進行動作和球體影像之擷取,以VISUAL 3D軟體計算關節角度及角速度,並以無母數之Mann-Whitney檢定,比較兩種握拍技術的運動學參數差異,顯著水準訂為α=.05。結果發現,回擊下旋來球的斜線抽球,橫拍觸球瞬間速度快於直拍橫打;直拍橫打揮拍期時間較橫拍長,接擊上旋球回擊直線所產生的球速,橫拍球速快於直拍橫打;直拍橫打在接擊下旋球時拍面傾角小於橫拍。上肢關節角度方面,因揮拍期肘、腕關節的差異,使得直拍橫打揮拍軌跡較為向上,橫拍的揮拍軌跡較為向前。下肢部分,因直拍橫打的髖關節轉動及移動的角度較小,更符合於近檯快攻打法,而橫拍動作較大之外,發力也較為順暢,更適合遠檯反手抽球。角速度方面最大差異在於,橫拍肘、腕關節在觸球瞬間旋外的速度快於直拍橫打,因此造成擊球效果之差異。未來可進行,直拍橫打檯內球擰、挑揮拍動作及結合動作之相關研究。
  • Item
    桌球抽球時宜表現之探討:練習與比賽
    (2017) 莊國良; Chuang, Kuo-Liang
    桌球運動中來球與動作之間的週期關係是一種時宜表現,可能會影響比賽勝負,且存在截斷性動作的速度與準確性的消長。莊國良與劉有德 (2017) 以球與球拍之三維資料計算出時宜表現 (Tp) 提供簡易的評估值,但這樣的評估方式,尚未有足夠之相關研究。桌球正反抽球動作研究多是在控制嚴謹的單一練習情境下探討,且較少探討球與球拍的時宜表現。競技運動練習目的是為了比賽,因此了解練習情境下所蒐集資料是否可以反映在比賽情境相當重要。此外,以高速攝影機結合軟體分析時宜表現較為精確,但若能以一般攝影機結合觀察員紀錄辨識分析比賽中時宜表現,則能提高時宜表現應用價值。本研究以三部份分別探討(1)在單球練習情境下檢驗不同層級選手面對不同來球旋轉使用正反手抽球之時宜表現是否有差異。(2)在模擬比賽中收集之抽球時宜表現是否與練習情境下有差異。(3)高速攝影機及一般攝影機所計算之時宜表現是否一致。招募大專院校之甲、乙組桌球選手各10名進行正反手桌球抽球練習。練習結束後繼續以模擬賽方式蒐集選手抽球時宜表現,並利用高速攝影機及一般攝影機拍攝之影片計算其時宜表現。結果顯示不同層級選手面對不同來球旋轉會有抽球表現上之差異。比賽與練習之差異反映出情境要求及層級經驗的影響。最後,一般攝影機應可提供一定程度之時宜表現辨識基礎。本研究提供一個簡易可行的時宜表現測量方式,並嘗試建立練習與比賽相關檢驗之程序。未來建議競技運動之研究結果,應嘗試於練習及比賽中進行相關檢驗,以提供更多運動科學知識給研究員、體育老師、教練、選手以及運動相關人士。
  • Item
    以人為鏡的運動經驗探微-一位桌球教練選手的反思
    (2018) 徐仲徽; Hsu, Chung-Hui
    本文旨在探討一位桌球教練選手的桌球運動經驗,研究的進路有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探究國內桌球好手-陳思羽的運動經驗,以無結構式的訪談方式讓陳思羽依照自己的意願敘說其桌球運動生涯的經驗故事;第二階段則以研究者本身服務的小學學生作為觀照的對象,以其為借鏡,探究研究者本身在訓練時的不足之處;第三階段則為研究者本身運動經驗的自我敘說,前三階段的文本皆採用敘事研究的方法來進行描述;第四階段則是以劉一民提煉出梅洛龐蒂的基進反思(radical reflection)作為理論基礎,將上述三階段文本的反思再進行反思,最後提出研究者對於運動經驗的主體思維轉變,以期能夠對自己的過往經驗有更深一層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