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1

本系前身為民國35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4年制體育科,為臺灣第一個專門培育體育師資之科系。民國37年改制為體育學系;民國43年擴充編制,成立體育衛生教育學系,下設體育學組與衛生教育學組,同時培育體育與衛生教育專業人才。民國48年,體育學組回復體育學系名稱,自民國54年起招收學生,並開始接受運動績優學生保送進入本系就讀,提供運動表現優秀選手升學機會。民國59年成立國內第一所體育系碩士班,民國79年首創國內第一所博士班,開始在國內培育體育最高學歷專業人才。

民國90年8月運動與休閒學院成立,下設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現更名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體育學系及新成立的運動競技學系,體育學系自此脫離教育學院。配合本校由師資培育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本系除過去著重師資培育外,也擴展至培養體育運動產業人才、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及體育運動行政管理人才。為呼應國際學術社群之共識,符應學系實際發展現況,並展現學系在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企圖,本系於民國110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保留原有體育師資培育的元素外,加上人文與自然領域之運動科學內涵,接軌目前學系實際發展方向,並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

本系70多年來為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師資培育奠定紥實且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石,未來發展目標在於藉由教學、研究與服務,達成傳播、擴展與應用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培育優質體育與運動相關的專業人員與領導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晚期兒童身體活動量,同儕關係與身體自我概念關聯:競技運動參與及性別差異
    (2006) 陳鵬仁; Peng Jen Chen
    晚期兒童身體活動量、同儕關係與身體自我概念關聯: 競技運動參與及性別差異 研 究 生:陳鵬仁 指導教授:卓俊伶 日期:2006年6月 摘 要 「身體活動心理模式」(Psychological Model for Physical Activity) 指出個體對於身體能力的知覺將會促進從事身體活動的吸引力,反映身體活動持續參與情形。本研究以晚期兒童為研究對象,探討身體活動量、同儕關係與身體自我概念關聯以及競技運動參與和性別差異。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選取12個班級共367名國小學童(平均年齡11.9 ± 0.5歲)。使用「國小學童身體活動量問卷」、「兒童身體自我概念量表」與「社交測量地位指數」為研究工具。研究結果以皮爾遜積差相關及獨立樣本t考驗進行統計分析,發現:(一)晚期兒童身體活動量與整體性身體自我概念有正向關聯,並與其分量:「柔軟度」、「耐力」、「外表」、「彈性」及「力量」呈正相關,但與「肥胖」呈負相關;(二)晚期兒童的身體活動量與整體性身體自我概念有性別差異,其中,「耐力」、「外表」與「力量」三個分量,男生大於女生且具有差異性,女生在「柔軟度」與「肥胖」的得分比男生高,但不具差異性;(三)參與競技運動的晚期兒童身體活動量、同儕關係與整體性身體自我概念高於未參與競技運動的兒童,且具有差異性;(四)高身體活動量晚期兒童身體自我概念高於低身體活動量的兒童,且具有差異性。因此,本研究結論為:身體活動量高的晚期兒童,個人的身體自我概念較高;男性晚期兒童的身體活動量與身體自我概念相對高於女性;參與競技運動的晚期兒童身體活動量、身體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高於未參與競技運動的兒童。 關鍵詞:身體活動量、身體自我概念、同儕關係
  • Item
    不同體型國小高年級男學童身體活動之比較研究
    (2009) 朱雅菁; Ya-Ching Chu
    本研究目的在比較不同體型之國小高年級男童身體活動量的差異,並探討三軸向身體活動量測量器(RT3)與身體活動記錄表所得結果之相關性。本研究以85位國小高年級男童(年齡11.84±0.57歲,體重45.5±11.6公斤)為研究對象,並以身體質量指數分為非過重組(n=52)及過重組(n=33),本研究採用24小時身體活動記錄表記錄所有受試者之兩日身體活動量(其中一日包含一節體育課),再分別於兩組中各徵求31位男童,於填寫紀錄表同時配帶三軸向身體活動量測量器(RT3)紀錄身體活動量。其中身體活動紀錄表以獨立樣本t考驗比較兩組整日和在校期間之身體活動量及不同運動強度(久坐、輕度、中度及重度運動)之差異,另以RT3紀錄所得比較兩組於校八小時期間、下課時間及體育課之身體活動量及不同運動強度之差異,之後以皮爾遜積差相關法考驗兩種不同身體活動量測量方法於在校期間身體活動量之相關性。研究結果:非過重組以身體活動紀錄表所量測之整日(41.0±4.7 vs. 38.4±2.8Kcal)、在校期間(17.5±2.1 vs. 15.5±1.4 Kcal)身體活動量皆顯著高於過重男童 (p< .05),且非過重組於整日(39.7±38.1 vs. 12.6±19.17min)和在校期間(26.7±16.2 vs. 10.6±12.2min)之重度運動時間均顯著多於過重組(p< .05),久坐時間均顯著少於過重組(整日: 1204.7±68.1 vs. 1233.2±54.3min;在校期間: 361.3±38.1 vs. 389.2±29min)(p< .05)。另外,RT3紀錄顯示非過重男童於在校期間(21.9±3.1 vs. 15.7±2.1 Kcal)、下課時間(6.6±1.7 vs. 4.2±1 Kcal)及體育課(3.9±1.2 vs. 2.4±0.7 Kcal)身體活動量皆顯著高於過重男童(p< .05);而非過重組之中、重度運動於在校期間(中度: 17.3±8.5 vs. 8.2±4.5min;重度: 14.1±10.7 vs. 6.2±7.1min)、下課時間(中度: 9.3±5.9 vs. 4.0±3.3min;重度: 8.0±7.2 vs. 3.4±4.9min)及體育課(中度: 8.4±6.4 vs. 2.9±3.1min;重度: 6.7±6.4vs. 2.0±3.0min)皆顯著高於過重組(p< .05),久坐時間於在校期間(365.2±28 vs. 399.8±20.8min)、下課時間(30.9±18.4 vs. 48.3±13.5min)及體育課(8.4±11.0vs. 15.2±10.9min)則顯著低於過重組 (p< .05) 。最後,RT3及身體活動量測量器測量學童在校期間身體活動量之結果呈高度正相關(r=0.704,p<.01)。結論:國小體型過重男學童整日、在校期間、下課時間及體育課之身體活動量皆低於非過重男童,過重男童亦較少從事中、重度身體活動。
  • Item
    青少年身體活動量、身體質量指數與身體意象的發展效應與性別差異
    (2008) 蔡白蓮; Pai Lien Tsai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身體活動量、身體質量指數與身體意象的年間與性別差異。針對169名早期青少年學生(男81人、女88人,平均年齡13.4±0.5歲)採取三年期的縱貫性研究。研究工具為「身體活動量問卷」、「身高、體重檢測」與「身體意象量表」,經 Pearson 積差相關、二次方曲線迴歸模式、3(年間)× 2(性別)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及 4(身體質量指數類別)× 2(性別)獨立樣本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之統計分析。結果發現:(一)青少年身體活動量與身體外表評價及身體部位滿意度在各年間均呈正相關,身體活動量與身體外表取向在各年間則無相關;(二)青少年身體質量指數在各年間無法有效的預測身體活動量、身體外表評價及身體外表取向的高低,但第二年和第三年,青少年身體質量指數可以有效的預測身體部位滿意度;(三)青少女身體活動量逐年遞減,青少男於各年間的身體活動量都較青少女高;(四)身體外表評價及身體部位滿意度中,青少男於各年間皆較青少女高,而青少女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外表評價及身體部位滿意度也逐年降低,另一方面,青少年無論性別身體外表取向皆隨著年齡逐年升高,青少女身體外表取向於各年間也較青少男高;(五)青少年身體活動量在不同身體質量指數及性別皆無差異;(六)青少年身體外表評價與身體部位滿意度在身體質量指數適中、過重及肥胖類別中,青少男皆高於青少女,而身體外表取向與不同身體質量指數則無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