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1
本系前身為民國35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4年制體育科,為臺灣第一個專門培育體育師資之科系。民國37年改制為體育學系;民國43年擴充編制,成立體育衛生教育學系,下設體育學組與衛生教育學組,同時培育體育與衛生教育專業人才。民國48年,體育學組回復體育學系名稱,自民國54年起招收學生,並開始接受運動績優學生保送進入本系就讀,提供運動表現優秀選手升學機會。民國59年成立國內第一所體育系碩士班,民國79年首創國內第一所博士班,開始在國內培育體育最高學歷專業人才。
民國90年8月運動與休閒學院成立,下設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現更名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體育學系及新成立的運動競技學系,體育學系自此脫離教育學院。配合本校由師資培育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本系除過去著重師資培育外,也擴展至培養體育運動產業人才、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及體育運動行政管理人才。為呼應國際學術社群之共識,符應學系實際發展現況,並展現學系在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企圖,本系於民國110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保留原有體育師資培育的元素外,加上人文與自然領域之運動科學內涵,接軌目前學系實際發展方向,並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
本系70多年來為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師資培育奠定紥實且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石,未來發展目標在於藉由教學、研究與服務,達成傳播、擴展與應用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培育優質體育與運動相關的專業人員與領導人才。
News
Browse
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練習的變異性對籃球員罰球動作表現與學習的影響(2003) 葛錦友特定性的學習原則認為,動作技能是具有特定的性質並且僅能表面與其他類似技能相似,練習的情境要儘可能與比賽或測驗的動作工作、環境相符。變異性練習假說則源自於基模理論,主要之預測為變異性的練習有助於動作學習,並對動作表現產生暫時性的抑制現象。本研究旨在(一)將基模理論針對個體之遷移效果之預測擴展至個體對特定動作之保留效果方面;(二)本研究以有動作經驗之籃球員為對象,希望將以往針對初學者之研究結果擴展到動作技能熟習者。實驗參與者為高中男女籃球校隊球員共30名,平均年齡16.33±0.63歲,隨機分配成特定練習組、低變異練習組與高變異練習組。實驗參與者接受三天每天50次共150次之獲得期練習,特定組僅練習單一位置,變異組則將各位置依平均次數作隨機的順序分配;三天後將進行保留與遷移測驗。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並計算實驗處理效果的效果大小值發現:(一)變異練習的安排,對技能熟習之籃球員罰球動作在練習時的動作表現是沒有顯著不同。在動作學習方面則發現變異之練習安排對其亦未產生顯著影響。(二)針對籃球員以不同量的變異練習安排對其在罰球動作之動作表現未產生顯著影響。在動作學習方面,高變異量之保留學習明顯優於低變異量者,遷移學習則沒有顯著不同。Item 外在焦點回饋下錯誤估計對柔道浮腰動作表現與學習的影響(2003) 張櫻玉以反應連結假說的觀點而論,個體在完成一項動作行為後,會對先前行為產生一個回饋參照機制。本研究主要是藉由給回饋的方式,引導學習者將注意焦點放於外在有利動作執行的線索當中,探討不同頻次高低(0%、100%、50%Est.)的錯誤估計 (error estimation, 簡稱Est.),在進行柔道浮腰動作表現與學習上的效應。以30名(平均年齡為20.5 ± 0.5歲)沒有柔道浮腰動作練習經驗的大學生為實驗參與者,隨機分成:(1)0%Est.的外在焦點回饋組;(2)100%Est.的外在焦點回饋組;和(3)50%Est.的外在焦點回饋組等三組。依變項為參與者浮腰動作型式(共計有手、膝、腳、與身體轉動四個部位)之得分。實驗結果經混合設計二因子(錯誤估計頻次 × 試做區間)變異數分析,其中試做區間為重複量數,結果發現:(1)在獲得期中,不同錯誤估計頻次的組別與試作的區間之交互作用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F(2, 27) = 3.2, p< .05, ES = 0.35, Power = 1.00);(2)在保留測驗中,不同錯誤估計頻次的組別與試作的區間之交互作用未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F(2, 27) = 1.6, p > .05, ES = 0.14, Power = 0.31),但在不同頻次組別間的單純主要效果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F(2, 27) = 6.0, p < .05, ES = 0.31, Power = 0.85)。依據上述結果,本研究所得結論為:(1) 不同錯誤估計頻次的安排,對浮腰動作表現有影響,且影響程度依據試做的區間有所不同;(2)不同錯誤估計頻次的安排,對浮腰動作學習有影響,且100%頻次的錯誤估計較0%頻次與50%頻次有正面的獲益。Item 變異練習對相對時宜工作表現與學習的發展效應(2001) 林靜兒; Ellen Ching-Er Lin基模理論所衍生出的練習變異假說,預測個體學習單一動作時,透過多樣化的練習安排有助於動作學習,但對動作表現卻有抑制。本研究旨在檢驗變異練習在相對時宜按鍵工作表現與學習的發展效應。實驗參加者晚期兒童與成人各二十四名,隨機分派到變異與恆常練習組。實驗工作為三段式N字型手指按鍵的相對時宜工作。實驗參加者在接受不同實驗處理後,進行立即與延遲的遷移測驗。本研究的自變項是不同練習方法與年齡差異,依變項為代表動作穩定性的絕對誤差值與動作穩定性的變異誤差值。經二因子變異數2 (練習) × 2 (年齡)分析發現:(一)晚期兒童與成人在變異與恆常練習動作表現與學習的準確性和穩定性上沒有年齡差異的發展效應;(二)恆常練習在動作表現的準確性與穩定性較變異練習有正面的影響;變異練習在動作學習的準確性優於恆常練習,但在穩定性上則無差異存在。(三)晚期兒童與成人在動作表現的準確性上有年齡差異的發展效應,但在動作表現的穩定性與動作學習的準確性與穩定性上並不會因年齡差異而有所影響。最後將以基模學習的觀點,討論本研究的發現。Item 自我控制工作難度對學習搖搖球的影響(2006) 駱宗義; Zong-Yi Luo本研究以自我控制學習架構為範圍,比較自我控制工作難度與漸進工作難度對搖搖球的學習是否有所不同。實驗參加者27人平均分配於三組,一組為自我控制工作難度組(SCTD)另兩組為調降幅度5%與20%的漸進難度增加組(PID5、PID20),所有受試者在練習前接受30次試作前測,再經過五天共250次練習試作及30次立即保留後測後,於兩星期後再接受30次試作的長期保留後測。所收集的資料分別以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檢驗三組試作成功率以及三組兩次保留測驗間學習進步率的差異。結果發現自我控制組有較高的成功率及進步率,而兩星期的保留較立即保留的表現為佳。SCTD的特徵在於練習時能調整工作難度,近一步檢查練習表現,可從SCTD中不同學習策略與後測的進步率相關情形,歸納出數個有助於進步的練習規則: 一、足夠的練習試作與高成功率是進步的基本要件。 二、不要陷入過長失敗試作的泥濘中,延長的失敗經驗或許會導致出對學習的負面影響。 三、為了能在練習後的休息中產生學習整合與強化作用,要設法以成功練習的試作結束練習。 自我控制學習策略或許不一定總是最理想的。在這個實驗中所發現自我 控制策略對學習有益的特徵或許可以讓我們用來幫助學習者架構練習計畫, 這樣他們就不用花太多的時間來探索自我控制學習策略而獲得學習上的益處。Item 視覺回饋對排球攻擊時宜之效果(2017) 林靜詩; Lin, Ching-Shih在動作學習的過程中,練習與回饋是兩個重要的變項,其中回饋的功能是在練習時能降低動作的不確定性來促進學習。但運動項目眾多,不同的運動項目或單項技術,皆可能產生不同的回饋效果,因此,我們需要針對不同運動項目提出較有效的回饋方式,藉此提升技能學習成效。近年來由於3C產品快速進步,取得方便且容易,影像的運用提供技術性以及動作性知識快速又有效的傳達方式,讓學習者較可以理解抽象難以表達的動作,因此本研究欲瞭解排球技術中,攻擊時宜是否會因不同刺激來源(視覺和聽覺)影響表現或學習?過去研究都顯示視覺刺激較為有效的情況下,運用改變訊息的質(將影像速度放慢)或量(不同角度影像)的方式更能促進學習。實驗招募國小五、六年級排球選手,隨機分派至正常速度影像組、慢速度影像組、多角度影像組以及非影像組,每組8人。進行連續4天的獲得期,第5天則進行無回饋保留測驗。利用 Sliconcoach Pro8 軟體分析影片,分別以4 (組別)4 (天數)及4 (組別)2 (測驗)進行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探討各組不同視覺回饋介入後攻擊啟動時宜及扣球時宜的表現與學習效果的差異。結論為:不同視覺回饋方式對國小排球選手助跑啟動時宜的表現與學習上並沒有產生影響;慢速度影像以及多角度影像回饋,是有助於扣球時宜之學習;提供慢速度或多角度的回饋影像,比非影像回饋更能增進排球扣球時宜之學習,而非影像回饋的學習效果又比正常速度影像來的好。Item 適應式結果獲知的自我效能預測及動作學習效應(2016) 林逸; Lin, Yi結果獲知 (KR) 包含訊息、動機、與連結的功能,是動作學習研究中的重要變項。KR對於動作學習及自我效能有影響,而當提供參與者錯誤KR時,對學習會有負面影響,但若改變KR的精確性,提供學習者正向適應式KR,亦對於動作學習有助益,並提高自我效能。本研究旨在探討正向適應式KR在動作表現的自我效能程度及動作學習的改變,以及自我效能是否能預測動作學習。共招募女性成年實驗參與者36名(21.1 ± 0.9歲),隨機分派至正向適應式結果獲知組、負向適應式結果獲知組及正確結果獲知組,實驗工作為空間性移動的矢狀軸伸展線性動作。獲得期進行60次試作並填寫自我效能量表,試作結束之後的第二天進行保留測驗。本研究自變項為結果獲知條件,依變項為絕對誤差 (AE)、變異誤差 (VE) 與自我效能分數。獲得期自我效能分數進行3(組別)× 6(區間)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其中區間為重複量數。保留測驗自我效能分數分別與保留測驗AE、VE進行簡單迴歸分析法分析,且保留測驗AE、VE將分別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發現:(一)獲得期自我效能和組別交互作用達顯著,區間單純主要效果亦達顯著;(二)在保留測驗中,AE及VE達顯著差異;(三)正向適應式結果獲知組自我效能可以有效地預測AE及VE。本研究結論:(一)正向適應式結果獲知會改變動作表現的自我效能程度;(二)正向適應式結果獲知有助於動作學習;(三)正向適應式結果獲知安排下的自我效能程度可以預測動作學習。Item 高爾夫球推桿學習階段對準備狀態之SMR與MU波之影響(2016) 沈震; Shen, Cheng目的: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學習高爾夫球推桿後,參與者在推桿準備期之Mu波 (Mu rhythm) 與感覺動作頻率 (SMR, sensorimotor rhythm) 是否隨著學習而改變。Mu節律與SMR功率之大小被認為與大腦的動作區活化程度有關。Mu波與動作的觀察與執行息息相關,而SMR則與執行動作時的注意力有關聯。雖然兩種腦波指標與動作執行與觀察有高度的關聯,但過去的研究顯少探討動作學習與這兩種腦波指標的關係。方法:本研究研究參與者為四十一名男性,並將參與者分成實驗組與控制組兩組。實驗組20人,控制組21人。兩組參與者皆收取四個學習階段之腦波資料,實驗組參與者在每階段之間須進行每週三次以上的高爾夫球推桿練習,控制組則無須練習。此外,實驗組參與者在收取資料時除了推桿動作外,還需進行撥拉棒作業,以比較實驗組參與者在執行熟悉動作 (推桿) 與非熟悉動作 (撥拉棒) 之差異。本研究比較兩組參與者之推桿分數、推桿準備期之Mu波與SMR功率,以及實驗組本身執行推桿與撥拉棒兩種動作準備狀態之Mu波與SMR功率。結果:經由練習後,實驗組之推桿成績明顯高於控制組。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組別x 階段) 比較兩組SMR與Mu波之功率後發現兩種腦波指標皆無交互作用。事後比較後顯示Mu波功率在階段有主效果,隨著階段而上升,而其他統計皆未達顯著。比較實驗組兩種動作準備期之SMR與Mu波後發現不論在何種階段,推桿之Mu波與SMR階高於撥拉棒。結論:本研究發現與過去研究有所差異,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實驗組練習介入時間不足,導致參與者還未達到"自動化”階段。而兩種動作作業之差異可能來自於動作類型的不同。Item 自然回饋強度對運動技能學習曲線結構之影響(2003) 廖庭儀; Liao, Ting-Yi自然回饋是多數運動技能學習過程中主要的來源,而由於自然回饋的操弄不易,其對運動學習影響的文獻缺乏,因此在動力系統的架構下,以學習曲線的分析探討不同自然回饋強度對運動技能學習的影響。本研究的問題為:(一)不同自然回饋強度是否造成不同的學習率?(二)在相同起始行為下,先學習較困難組與先學習較容易組,其學習率的比較。(三)在轉移前、轉移後個人學習曲線適配,對數函數或是指數函數較為適配?回饋強度以相同的總質量,不同的轉動慣量來界定控觸覺回饋強度,以可程式控制器進行穩定時間的測量,實驗參加者共計16名,分派至20﹪--80﹪組、80﹪--20﹪組二組,每組各8名,紀錄前測30﹪、20﹪、80﹪、後測30﹪的穩定時間進行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的非線性迴歸分析、穩定時間的比較,本研究的結論為:(一)相同的總質量,不同的轉動慣量造成不同動作的難度。轉動慣量愈大,動作難度較低,動作表現較佳;轉動慣量愈小,動作難度較高,動作表現較差。(二)操弄不同的學習順序先學簡單或困難組對不同階段的影響,練習效果—先學習較困難組表現上優於先學習較簡單組:學習效果—二組間沒有顯著差異。(三)轉移的閾值設定過低,無法說明在不同學習階段學習曲線為何種型態。 關鍵詞:動力系統(dynamical systems)、運動技能學習(motor learning)、學習曲線(learning curve)、控觸覺回饋(haptic feedback)、自然回饋(nature feedback)